微信分享图

欲望让生活更美好 生命难免不狂欢——关于作品《欲望》和《狂欢》系列说明

感谢列奥.亨得里克.贝克兰们为二十世纪的人类贡献了一件伟大礼物:塑料。

很有意思,它及其制品以其美观、实用、方便、廉价、耐久的特性深受人们喜爱,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便充斥着开放中国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其壮观。更有意思的是,突然有一天它成了我继续创作的出发点和语言叙述的基本特征。

说实在,有些急迫,只因其来势凶猛。

当下急速变化的中国无疑是一个“塑料时代”,一切皆在膨胀和合成:小到衣物、鞋帽、汽车、火车、飞机,大到多元生活方式、社会怪象、价值系统。到处都是塑料笑容,人们满足于廉价、方便和舒适的“胶质”生活。尽管聚苯乙烯正驱赶着人们的亲近感,但其多彩变化的品质让日益快感的人们撕心裂肺的兴奋,满足让生活更美好。

恍惚中仿佛有某种图景在晃动:膨胀、自傲、欲求...

近期《欲望》、《狂欢》系列作品运用装置绘画的描绘手法,来建构某种图式:一个人与人、人与动物等组成的奇异塑料结合体,试图揭示这种社会心理中的“魅惑景观”。膨胀诱人的大肚皮、亢奋迷人的动物表情、骄傲高举的酒杯和有"意味"的手姿,与中国当下的经典建筑(鸟巢、歌剧院、央视大楼等)合成,共谋着一种虚幻和迷乱的欲望世界。"身体夸张而失重、形象光洁而易碎、色彩美丽而危险..."

当劣质的塑料板上喷着缤纷的色漆,正在替代桃花心木的老家具,不安正在悄然潜入。正如J.B.普列斯特利在小说《沙漠午夜》说:“在一个满是酚醛塑料的屋子里,盘子倒是打不碎,但心会碎。”

曾浩

2009年10月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