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个人简介
2018年
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 获学士学位
双学位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获学士学位
2018年-至今
就读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攻读硕士研究生
郑州市雕塑协会会员
参展经历
2020-2021年 《热勇》,第五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 参展
2019-2020年 《热勇》,第七届四川省青年美术作品展 参展
2018-2019年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中国•郑州国际青年雕塑家作品展 参展
2018-2019年 《祭太阳古歌》,第九届“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览” 参展
2018-2019年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作品刊登于《雕塑》大学生专刊
2020年 《在场性的构建——以埃利亚松的艺术作品为例》,刊载于《流行色》杂志2020年第2期
所获奖项
2019-2020年 《热勇》第十五届武汉美术作品年展 优秀奖
2019-2020年 《带不走的就留下》“天山脚下艺术新地——中国·新地乡小分子村雕塑创作营” 优秀奖
个人认为艺术就是游戏,就是玩,但玩的态度要极其严肃。就像两岁的小孩用乐高积木搭建城堡时一样,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对待自己的作品也是一样要挑剔,只有往更深层次的挖掘,才能找到自己的逻辑。个人较喜欢雕塑与场景结合,因为人们对于自己熟悉的场景有着不同的认知,雕塑家将其事物的内在本质挖掘出来,摆在外面给大家看,利用艺术制造快乐或其他感觉,艺术表达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程智慧
作品赏析《带不走的就留下》 2018年
作品说明
旅行的意义在于沿途遇到的风景和人,而我们总想拉着旅行箱从这里带走些什么。作品以旅行箱为主体造型,一半深陷土里,表面拼焊鹅卵石,起初渴望将新疆这片土地上的美景带走,鹅卵石寓意着矿产,吸引着人们来到这儿,在与村民一同寻找鹅卵石时,仿佛在寻宝。但经过与当地村民的相处,村民的淳朴触动到我,大自然不修边幅的馈赠是旅行者无法带走的,那就让它留下来让更多人驻足。其实在这里寻找到最有价值的宝藏,是远离喧嚣,这里的人、景,带给我们最深的感受,带不走的,那就留下来吧。《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2018年
作品说明
试图结合黑白循迹识别模块运用三维波普语言表达对现存社会现象的思考。科技对人类社会的价值是巨大的,甚或一度是决定性的。但与此同时,人们不得不面对技术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即技术对人本身的控制和对人性的消解。技术在给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人变为它忠实的奴仆,人们只能按照技术的规范和要求构建生活本身。人体抽象化为一种符号,沿着既定的社会轨迹行走,重返往复,无力挣脱思维的枷锁。在信息时代大环境下,我认为所有人都是一个机器,任何人是相似甚至是相同的,因为你每天在同样的时间做同样的事情,而且是日复一日地做。人们不过是在复制多于创造。当人类的生活再也没有离开技术创造的物品时,人本身的独立性将不复存在,在这个过程中,人拥有的很多思维能力将逐渐弱化,最后变为一类听从代码和数字技术的“傀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