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从自由放逐的漂浮到未知所终的漂泊

  IVUrs2WP8YtdDqpoH4VCdmA3O4CuoSX2goNxD4Te.jpg

    时间:2020年10月3日下午至7日上午

  地点:西樵山听音湖

  人物:艺术家戚雅峰,助理于家庆、杨哲学、杜丽华,河涌保洁员等

  事件:《如是相》3#听音湖---《自由放逐》

  目的:探寻形体在不同空间、场域和物理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延伸作品本意更宽泛的视觉和心里体验。

TpcHLQgML5xrGoBPcdL7HKNLtYfDiLPKtvIkzObj.jpg

JoFqzcu19XGlNQumkHKWSz71ysRzErUFL1bSeFsy.jpg

FdtY4dk74cb0Y1TX9qnJYCeKDHnsPSnaB3qziHLU.jpg

HjyKMnjEz3BEO82yyNYKFVHUOa3bvr6jgECFIUP0.jpg

  过程:2020年10月3日下午一点《如是相》3#第一件作品入湖,因岸边湖水有点浑浊作品入水时被湖岸下的石头顶了一个窝,但形体还是在水中溅出一圈水花,并悠哉地随着湖中水流和轻风产生的水波不断地翻着不同的身姿向远处漂去。第二件《如是相》3#换到一个栈道伸入湖面较深的位置,形体入水时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溅出一圈圈水花,剧烈快速翻腾后又连续产生几圈涟漪,慢慢地在水波荡漾和微风中演化出多种自由自在的形态,轻动慢摇地在绿色的湖水间缓缓地远去,这样的空间和物理条件下无法预想的视觉和心里体验使形体承载了更多维度的意义。这和我2017年7月在汕尾红海湾海岸偶发性的海浪使作品漂浮时视觉和心里体验完全不一样。作品虽然在湖中漂浮可我心里却一直在念想着她是在空中飘,在空中飘飘荡荡。

bR3A1hyzMiSlm8WM0UmoQ15qoH2G9sHMOIZLAcbA.jpg

2UzLvYD3KVrn3TUHxBchvC5VfwHDthisqKdq6RMl.jpg

MvFSwvQpfAz3ibv8aB33lij0ufROv0uJtN4xA4pn.jpg

  意义:我用这样的探索实验为大众带来艺术作品更多的观赏方式,能由此引发观者用不同的视角去看艺术、看世界、看社会、看人生这些与人生存相关的思考,是这个自由放逐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在这个自由放逐活动的过程中生发的更多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这一次我没有做前置设想的,这也是实验探索的意义所在。下一次自由放逐活动我会做一些预案以及给作品装上定位装置和摄像设备。

caGLuQkJOUyHhaGWh5dnggFUXWBffxRmLaC8n2Xq.jpg

VPZ4qgYIdhBfiPPlojNVmpavhkA2if0ny81t2BLD.jpg

  悬念:10月4日第二件《如是相》3#在放逐点斜对岸搁浅,找到后我将它重新推向湖中,10月6日中午我在一片再力花中找到第一件《如是相》3#。10月7日下午这件漂浮的作品被我们从湖里捞回上岸,看着累累伤痕的作品,触发我思考湖它似人生社会的江湖自由放逐带来她自身不同状态的美妙与真彩,一身伤痕既是自身磨砺的过程也是随波逐流失控经历的见证,自由放逐和放逐自由它都须有一些可控的度。自10月5日后第二件《如是相》3#已在湖面上找不到它的影子,我们多人以及管理区的人员白天和夜晚出动了好多次均未找到,至今漂泊在何处尚不明了。我设想它可能会漂到珠江或西江支流,也许会漂向更远的大洋,成为自由的漂泊者,也许会沉没于大海,作品没有装跟踪定位装置可能会不知所终。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漂泊,又何须在乎谁关注你的所终,是自由放逐也使其放逐自由。

  戚 雅 峰

  2020年10月13日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