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印章的形式规律 - 节选《印学总论》

印学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主题思想最终都体现于印章艺术作品之中。印章以客观存在的形象来表现这一切,其形式承担着整个表达的任务,因此对于印章形式的锤炼是相当重要的。在处理形式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形式的目的在于表达主题、思想感情,这是形式的必然法则,明乎此才不致于坠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不能自拔。形式本身具有的不确定的视觉效果、美感和内容,在作品中需要通过布局、章法等艺术手段加以裁剪整合。创作完成的印章作品作为艺术形象,首先的要求就是通过作品形式鲜明地表现出创作的主题和内容。作品的主题只能通过印章作品本身的形式、形象表达并被人们认识,任何外加的解释都是作品无能的表现。形式与主题要求高度的统一,作品形象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与整体之间都要求高度的谐调整一。
  
清 叶尔宽《摹印传镫》六法:
「一曰气韵生动,二曰刀法古劲,三曰布置停匀,四曰篆法大雅,五曰笔与刀合,六曰不流俗套。此六者,气韵生动最难,下此五者皆人力所能为也。」   

清   袁三俊《篆刻十三略》:
「结构不精则笔画散漫,或密实,或疏朗,字体各别,务使血脉贯通,气象圆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012/6f77c854cee157c08930699ea293829f.jpg

  
在任何艺术之中,尤其是本身受材质限制的印章中,挖掘形式的潜力,努力锤炼艺术语言、提高作品表达的鲜明突出性是创作中不可逃避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家的认识、思想更加充分地作用于社会文化,发挥更大、更有力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印章作品的具体形式包括:作品表现内容自身的内容,如文字的意义;表现内容固有的结构形式,如图案的构成、文字的间架、笔画的规则;印面的章法布局安排,如开合、呼应、对比等;刀法的起止徐疾形成的刀痕;石质引起的不同处理效果;印泥和铃印方法引起的形象差异;边款的各种形式及其拓印效果;印钮的不同形制等诸多方面。也就是一切印章客观包括的形式、形象都是印章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都会影响作品的艺术表达。因而都应当给予充分的注意和利用,使印章整体的各部分都为统一的主题服务。
  
作为艺术,印学是通过印章形象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而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切从现实世界和社会文化中认识到的具有文化、艺术价值的内容和现象,原则上都是印学表现的对象。一切能够充分表达作品主题的形式材料方法,原则上都能用于印章创作。只是在具体实践中要结合印章的客观条件、可能性,对各种素材、方法材料根据艺术规律和创作需要予以整理加工、选择取舍,以便更充分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和价值。

由于形式本身在艺术创作中的从属性,它具有很大的创造自由空间。把艺术的本质问题简单地表面化为形式的人为规定,是不切实际阻碍印学发展的。特别是在对待前人的优秀作品时,不能将它们的成功表面化地归于形式,进而来束缚自己创作的手脚。在印学界将篆书与印学的艺术价值错误地等而视之,将汉印的风格气质与印学的最高艺术追求、创作目的等而视之,就是典型的表面化认识。其结果就是印学创作对汉印、对篆书的须臾不敢离开,印学的发展徘徊不前、难有新见。印学是社会文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实践活动,它的艺术价值和创作目的不是任何形式的墨守或翻新,而是有益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从这一本质规律去思考要求印学实践才可能取得成效。只有认识到形式的作用,充分开拓发挥形式的潜力为印学创作服务,印学的发展才能放开手脚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印面中开拓新的表现内容和形式,对于各种书体和书法艺术风格,各种民间工艺造型、图案、绘画等都应该大胆地探索,运作它们的表现力为印学服务。在印泥的色彩上也就可以采用那些历史上曾过运用过的黑色、蓝色、绿色、古色、金黄色等色彩,甚至其它以前不曾用地的色彩使印章的艺术效果更加炫爛夺目和感人。边款上也可以大力发展图案和色彩,并注意使边款与印面相互促进达到作品主题表达的统一和协调。印学工作者还可以动手制作印钮,特别是制作较方便的薄意钮,使之与边款相得益彰。客观来说这些形式手段在印学界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除此之外还可以发展更新的手段、方法和形式,只要符合印学艺术实践的本质目的,有益于印学和社会文化都将是有价值、有前途的新形式。
 
明  徐上达《印法叁同》:
「正而不雅,则矜持板执,未离俗气。故知雅者原非整饬,别是幽闲。即如美女无意修容,而丰度自然悦目,静有可观也,动亦有可观也,盖淡而不厌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012/5ea126c15ccb947bd37b390be1209623.jpg

  
章法的安排是创作者对印章作品形式作的组合、取舍、加强等艺匠工作。章法的最高原则就是和谐,无论什么技法、形式最终都要达到全印统一现变化主题与形式的和谐表达。统一是实现和谐的艺术效果的首要法则,是印面能够团结一气成为一个完整艺术形象获得美感的基本条件。汉摹印篆就是一种按照印章创作要求创造的能够达到高度统一的字体。高度统一甚至近于重复呆板的摹印篆奠定了汉印独特的艺术美感。只有首先具备了统一的基础,再进行适当的变化才有可能达到艺术的丰富和谐。没有统一基础的变化只能是杂乱无章的东西,不可能具有美感更不用谈艺术了。因而艺术创作一般都要求从平正入手、从规律入手、先收后放。变化是无法穷尽的,但在一个艺术作品中它必须是有限的、有条件的、必须有益于作品主题思想的表现,而不破坏作品的章法和谐。

印面的形式一般来讲最终由朱白两部分构成,由它们间的变化关系产生虚实、对比等审美效果。二者是有机的印面整体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章法的和谐就必须是朱白的和谐。因为朱色本身是实有的白色只是与它对比的空白,所以朱色部分对人的注意有较大的吸引力,对印面的视觉效果有相对较大的影响。这就是朱文印一般地比较白文印容易安排布局的原因。白文印如果对字间空处,也就是朱色部分注意不够,就不容易使章法安排和谐圆满。虽然白文印的主要部分是白色的文字,但朱色的空间对印面效果仍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这一点恰恰说明了和谐统一的重要性,在优秀的朱文印中其白色空间也必然是与朱色部分和整体和谐统一的。


  
具体的章法安排要在和谐统一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形式变化规律使主题思想和内容情感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深刻有力。统一可以通过重复、排比、渐变、节奏、旋律、呼应等方法实现。变化则能通过对比、分割、穿插、简化、繁化、点缀、仿旧、残损等手法达到。熟练掌握印章的各种形式变化规律和表现效果,对印章的边栏、界格、装饰、边款、钮式印泥都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加以变化运用,以实现章法的和谐效果和创作主题的表达。单纯地玩弄这些变化卖弄技巧花样只能破坏作品的艺术、文化价值而事得其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012/0c7379be41559c2caeef4a3b4b838a22.jpg

艺术的主题表达要求充分地利用发挥素材本身的物质特性。以汉字入印就要充分运用笔墨韵味以之服务于艺术主题。用图案入印就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多种色彩来表现图案的特征,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对于封泥、瓦当、砖文、镜钱铭文、铜玉印等的形式变化,就可以借用其特征和美感为一定的作品主题表达增加感染力。

客观世界是无限丰富的、不停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扩大、深入和更新,印章的主题思想和形式也将随之更新发展。印学工作者要提高观察认识能力,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条件形式,结合印学的本质规律去芜存精,用新形式表现新时代的新内容,促进印学艺术的发展。


了解更多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