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到了皖南,离故乡皖西就近了,做为安徽人,常以徽文化为做,久远的历史,深厚的积淀,这块土地人杰地灵,声名远播。老徽州歙县,源远流长,秦朝置县,宋设徽州府,府具同城1400年,岁月从这里缓走过,留下丰厚的文化宝藏。这里也曾留下我上世纪八十年代来此风的记忆,时过境迁,唯漁梁壩的流水依然源源不断。
应老校友小和之约,参加歙县人民政府邀请的写生活动,新老朋友相聚,其乐融融。兴奋的我第一天与山农一起急冲吧山,只为早点与画友们相见,看一下深藏山头的老村落,画一幅即时的写生,未料用力过猛,肌肉拉伤,导致我好几天腹部酸痛…难忘的歙县写生第一天。之后的日程,大都是我未曾去过的山村,出乎意料的精彩。
阳产古村,一个依山而建的小山寨,不同于常见的皖南马头墙玲珑有致,这里的老房子多显朴拙,据说是早年中原一带河南人迁至这里开山种田,定居此地。流年之中,形成错落有致的土楼群,别有风味。透过树丛,鸟瞰山村,虚实之间,趣味橫生。画了一天,意犹未尽。
乘船沿新安江观景,两岸山峦翠,连绵起伏,颇有黄賓虹笔下的风采。行走中的写生,着实是一种享受。遊船可随时随地停泊写生,河湾停泊的小船,岸边九砂村的山居,樟潭村的干年古樟树..写生第三天的边走边画,收获了六幅写生,还有饱揽胜景之后的心境。
万二村,雨中行。一番周折,终于到了目的地,村口,就是山脚,沿着石板路一直往上走就是村庄,雨仍下个不停,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容纳几个人的屋檐可以避雨写生,己为快事。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山村,老的石板路连接着小村的家家户户,不经意的顺其自然,显现出民间的营造智慧。
再次光顾漁梁,我尽力在记忆中搜寻二十年前来此风的印象,依稀可辨。静静的坐在路边对着河岸写生,有种想和老朋友叙旧的感觉,与自然风景的对话是不会有杂念的,画一种清新的感受,或许是我此刻的念想。面对今年洪水曾经淹沒的老街老屋,有的还尚在修复,顿生感慨,画也似乎多了一点凝重。天气真的冷了,又偶有小雨,更加寒冷,穿上一次性的塑料雨衣,似乎也能挡点风寒。前山村,很少见到山民,写生倒是非常清静,中午村干部为我们送来了盒饭,旁边的老大娘烧了开水送给我们,暖意融融。写生的艰苦实则己是乐趣,难得的生活体验,不失为一种精神馈赠。
第八天的写生地许村,让我惊叹,如此精彩的地方,怎么会之前不知晓,总以为自己熟悉的皖南,居然有那么多未知。源于东汉的许村,四面环山,临水而建,至今保存尚好的明、清、民国及现代传统建筑近百幢。典型的派建筑大观亭、五马坊、高阳桥周围皆可入画,我几乎沒怎么挪远位置,在这里一鼓作气画了六幅写生。
歙县之行,滿满的行程,满满的收获;满满的友情,满满的感动…。歙县政府官员与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同行画友朝夕相处的快乐生活,驱散了初冬的意,歙县之行,一次温暖的行程。
写生作品欣赏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