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周扬波:气韵本乎游心 神采生于用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012/f4282c2cb1efd383e773f68cc186cab5/f4282c2cb1efd383e773f68cc186cab5.jpg


“气韵生动”是中国画追求的最高境界。何为气韵生动?需要画家深入生活,走进自然,从古人笔墨的用意上去探究表现自然造化规规律,对自然山水作直接的多角度的审美观照,进而产生灵感由兴作画,画出自己的感动,画出感动读者的画面,方能做到气韵生动。日前,青年实力派山水画家周扬波受邀参加“画境”青年画家作品展暨线上沙龙时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周扬波,现居北京,曾于中央美术学院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深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水画专项高研班助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青年画院画家,法国singulart线上签约画家,松韵堂门下。 

多年以来,周扬波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临摹传统山水经典作品,并结合写生对自然丘壑、物象生机做深入的研究。沙龙现场,周扬波回想起,早在十多年前,曾在其家中,看到其精心临摹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龚贤的《溪山无尽图》长卷,其时年二十余岁,但是对两幅经典作品的笔墨、气韵的把握令人惊叹,现在依然宛如眼前。

周扬波表示,临摹古画是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方法,也是必经之路,没有其他捷径。临摹增加你的手上的功夫,学古人的方法,用笔用墨、布局构图、作者思想、绘画规律等,这是一个枯燥但是必要的练习。经过大量的去临摹,只有数量的累积才有质量的变化。

中国画的韵味自古典书卷之气,临摹作画一定要持之以恒,根据自身兴趣,选择特定风格临习,无论临习哪家,都要钻研一番,等到真正掌握其方法以后再换别家。艺术除了需要个性、风格还需要难度,需要别人难以达到的笔墨技巧的难度。笔墨技巧的难度只能是靠勤奋地笔耕不辍,不断地临摹大量古人山水经典作品,舍此而无他法。而画者与观者是否沟通无间,全然于画作之笔墨传达。

沙龙现场,周扬波不仅强调追前贤,师造化,更为推崇画室之外的艺术探索与才情修炼。他指出,要画出好作品绝不只是技巧上的问题,格调要提高,要从很多方面努力,要多做画外功,遵循古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把师古人师造化结合起来,在对真山实水的切身感悟中,消化从古人那里学来的传统技法经验。

周扬波以自身写生实践为例,面对写生的时候,很多人就有困扰,比如说画自然景色还好一点,如果你要画建筑,房子这个透视的关系,中国画讲究散点透视法,但是在写生中这个散点并不好表现,焦点是在不断地变化,这就需要大量的去写生,从里面获取经验。中国山水画强调“平远”“高远” 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平远如同漫步在山阴道路,可以画出长卷;高远如同从山顶缓慢下降,可以画出立轴长卷;深远画出立体感,山谷深邃的效果。

从古至今,历代优秀的画家都遵循师法自然。他们敬畏大自然的同时也长时间地寄情于山水,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生命气息,将大自然的灵气与自身艺术相融合,进而转换成绘画风格。中国绘画史上很多画家用实践证明,“气韵生动”艺术效果的产生是画家主体精神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凝聚着画家的认真观察和独特的见解。

最后,周扬波强调“气韵本乎游心”。山水画讲因心造境,都是强调心的作用。画中有无气韵主要来之于画家人品的高下,而人品的高下又在于个人知识、才情、道德、阅历、气节等综合素养。事实上画之意气、气韵就是画家人格、思想、才情的灌注和表现。

随后,周扬波与线上书画爱好者进行亲切互动,展开交谈,同时,以自己作品为例,对山水画艺术风格及其表现进行了直播细致分析,并带领观展群众欣赏中国山水画的灵动之美,更系统地了解到作品背后的创作情形。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