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写意画用笔的“巧妙劲”
我们知道,写字画画都是在笔锋底下讨生活,其奥妙之处全在驾驭笔锋的走向,从而传达出一种感情来,感动观者。
现在有些人不懂得写意画用笔的道理,以为写字画画只要有蛮力即可,所以他们在练习写字作画时,往往会往笔上加好几斤的重量,以锻炼自已手臂的力量,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写字作画光靠蛮力是不成的,像一些年愈古稀的长者,仅管他们手无缚鸡之力,走路还需要拐棍,但他们能熟练地掌握把“人运笔之力”与“笔豪的总弹力”合二为一的“巧妙劲”,因此他们写字作画仍有力透纸背之感。 因此,用笔的原理是什么?这就是画家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那么用笔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从现代力学的角度来分析:用笔时要涉及到两种力,一个是“人运笔之力”,另一个是“笔豪的总弹力”。我们知道,一只笔是由千万根动物的豪毛组成,每一根豪毛都有微弱的弹力,千万根豪毛经水墨组合后就形成“笔豪的总弹力”……
用笔的要诀——就是要找到一个把“人运笔之力”与“笔豪的总弹力”合二为一的“巧妙劲”,一但找到这个“巧妙劲”,那么写出字,画出画来就会力透纸背,既有笔又有墨。反之则会“板、刻、结”成为既无笔又无墨的病笔。
记得齐白石曾经说过:“苦言中锋用笔者,实不懂绘画之道。”,画一个艺朮形象,仅靠一笔是画不出来的。必须是若干个用笔的小组合,最后才能画成艺朮形象。
当你第一笔,找到一个把“人运笔之力”与“笔豪的总弹力”合二为一的“巧妙劲”,画出力透纸背的一笔。接下来你就要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因势利导的用“巧妙劲”画出第二笔,第三笔……直到画出生动的艺朮形象。
找到这个“巧妙劲”,只能靠画家的经验、画家的感觉、画家的灵感、往往画家下意识的“信手拈来之笔”反而是最生动的用笔……
下面以画蝴蝶为例加以说明:
图一 蝴蝶的结构图
按现代人的造型能力,把蝴蝶的形画准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写意画不是画动植物标本,也不是用相机拍照片……写意画家表现形象,不受真实形象的约束,如齐白石画的虾就吸取了河虾与海虾不同特点,创造出一个生动的艺术形象……
但是,把蝴蝶的形变成水墨画的用笔,确非易事。特别是水墨画中,要把蝴蝶的形变成用笔的组合,这其中大有学问……
图二 写意蝴蝶
蝴蝶的结构是由几个笔墨小组合组成,
在画每一小组合时,人之力与笔豪弹力合力的“巧妙劲”是凭你的性智,凭你激活的性灵,凭你的灵感来找到这个“巧妙劲”……只有这样画出画来才能传达出你的情感,只有这样的笔墨才能有强烈地感染力。
图三 写意画练习之一
图四 写意画练习之二
这些写意画练习与用笔之道同理,一只笔在一方画纸上,正用、侧用、顺用、逆用、重用、轻用、实用、虚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起如奔马绝尘、收如众流归海,笔势须有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之态势方称妙笔。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