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是通过我的恩师张仁芝先生认识徐国雄的。第一次见面给我印象颇深的是他的一副高度近視的眼镜和一脸略显恭谦与木呐的笑脸,他称我为师兄,因为年长,又比他早入师门所以欣然接受了这个称谓。
记得我刚入师门的时候老师曾对我说过:“画画是个苦差事,是寂默之道,因此学画的人太“聪明”了不行,太笨了也不行,只有不太笨又肯下功夫的人才行。”我想老师说的‘太聪明’应该是遇事总想走捷径,不肯下真功夫、苦功夫的人,如果这样便会聪明反被聪明误了。而画画又是需要有悟性的事,太笨的人一定干不来的。
国雄正是这样一个肯在绘画上下大功夫又有悟性的人。
小徐生在江南,曾在北京游学多年,后因种种原因回到了老家福建,娶妻生子,按理说他的人生轨迹应该就此安顿下来,但他对绘画的钻研并没有因此停顿下来,相反的比起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更加沉静了,以“澄心静气”的心态对中国山水画从文化层面上进行了思索和突践。他以家乡的自然山水为母题,用中国画特有的深远法构架了一幅幅宏篇巨构,这些画作一经问世便得到业内专家的首肯。近年来喜讯频传。我想对于当代画壇普遍存在着的人心浮动、急功近利的现象。小徐的成功或许会有榜样的作用。
近日国雄来电说:他正在临习芥子园。我想他一定是又悟到了什么……
在他首个画集出版之际他嘱我作序,对他的画我不想说过多的溢美之词,也不会以“学术”的角度做更多的论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看过他的画作以后,您一定会有所感触的。
祝国雄师弟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08年11月20日于北京近山楼
作者:段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