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信笔写江山,大美动人心
——杨德明兄其人其画
与杨德明兄相识,是在2013年9月,其时,我与他都在北京画院王培东先生大写意花鸟画高研班修习。班上同学虽不到十五人,但由于住处散布于京城各地,除每周两次学习的日子能得相聚外,平日里各自忙着画画的事,很少相聚。杨德明兄算是不住在一处而交往较多的师兄了。
德明兄是山西人,其时班上山西人算是最多的了,有四位。也许是我与山西人特别投缘吧,和我同住燕郊的是山西人朱俊卿老弟,每回上课,其他几位山西师兄姐也坐得近些,不知不觉间,德明兄便开始走进我的朋友圈,走进我的心里。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吕梁山的大气、热情在杨德明兄身上散发得淋漓尽致。每次遇上,远远地就能听到他的招呼,与他在一起,也从不会觉得有语塞的时候。在生活中,他经营着一份在我眼里已经很不小的事业,在家装领域已取得不俗的成绩。家装就是一门实用的艺术,然而,德明兄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浑身的艺术细胞,绝对不会满足于生活的领域,他要让精神的世界也充满艺术的气息。于是,干好事业之余,他就在绘画艺术的世界里浸淫遨游。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学习于山西大学艺术系,85年又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美术学院,本世纪初又进修于中央美院油画高研班。这些学习的经历使他在事业上如虎添翼,2006年国家建设部授予他全国杰出中青年建筑师称号,2007年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这些荣誉成就了他,但这些成就永远满足不了他。于是,他再一次踏进了京城,投进了国画艺术的最高殿堂——北京画院,先后师从于山水画家谢永增老师和大写意花鸟画家王培东老师。在这里,他才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艺术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终日浸淫于国画艺术之中,山水、花鸟同修,大好河山在他笔下呈现,一花一草无不迸发出热情,绽放着人间大美。
历来“画以人传”,人品第一,画品第二,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画出高雅纯正的作品,也只有人品好的人,其作品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如八大山人的作品中所透露出来的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一直为人所景仰。读德明兄的画,从他的用色就可以感受到他的热情。德明兄擅画牡丹,也许正是牡丹缤纷的色彩最能让他的热情在画中得以奔放吧。每见他作画,用笔纵情恣肆,纯任性情的驱使,信笔挥洒,画面勃发出旺盛的生机。王培东先生说,写意绘画追求自然,以与自然浑然一体、身心俱遗、物我两忘为最高境界。德明兄是深谙此道的。他的写意花鸟,从不刻意追求图式与笔墨,“无法而法”,看似随意,却最见性情。从来画品如人品,在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家中,从来不乏擅画牡丹者,但是大多数牡丹画媚俗之气太重,许多画家为了迎合市场,一味的追求柔媚、甜美,在形似上下了不少的功夫,更有甚者,以己之笔墨见长而瞧不起其他画家。殊不知,画虽漂亮,其实格调却很难进入上品。我观德明兄的大写意花鸟画,艳而不俗,浓烈奔放,生机盎然,趣味藏于画面之中,性情迸出尺幅之外。我认为画画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别人而画。这类画家画出来的画多取悦他人,因此不乏俗气。另一类人则是为自己性情而画。这类画家在画画时心中不会太多的去考虑他人喜欢什么,而是自己想怎么表达就怎么去画。相比之下,我是更崇尚艺术个性化的。没有个性就不是艺术,没有个性面目的艺术作品在我眼里也称不得上品。从这个角度,我是非常欣赏杨德明兄的画风的。
当今画坛,乱象丛生。很多画家,传统水墨功夫不扎实,却求成名成家,于是有了各种名目的“创新”。艺术虽然是可以百花齐放的,但中国画首先必须姓“中国”,而“中国”二字的精髓在于笔墨。虽然书法并不一定是中国画的基础,但中国画强调的是书画同修。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中国画经典作品,无不体现了中国画“笔精墨妙”的特点。因此,当你的画只叫“画”而不叫“中国画”,那你随便怎么画都是可以的,如果你不遵循中国画的传统来画,却又要说自己的作品就是中国画,那只能是贻笑大方了。我很欣赏德明兄对中国画传统笔墨的坚守,在他的山水画作品中,这一特点尤为突出。
读德明兄的山水画,首先夺人眼球的是他的热情所赋予山水的缤纷色彩。北方山水以青绿为主,南方山水则以浅绛为主,当代更有以大片的红入山水画而取得成功者。正所谓“笔墨当随时代”,我是认可这一观点的。和平盛世,人们安居乐业,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品质,这一点表现在国画的审美上,人们也更喜欢赋予山水缤纷的色彩。杨德明兄可谓是紧紧的抓住了时代的动态,以他学习油画的经历所形成的对色彩的敏感性,对所画山水随类赋彩,充分表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山水画用色,最容易形成的弊病就是色盖住了墨,盖住了线条,从而只留下视觉冲击力而少了点细嚼慢品的中国画味道。可是,德明兄的画却完全没有这样的弊病。读他的山水画,总是远远的被吸引,而又愿长久驻足去欣赏。这是因为他始终把中国画的线条放在第一位。看得出来,他在山水画中线条造型能力上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无论是树木的枝干,山石的造型,房屋的结构,他都善于用线条去勾勒来表达,书法用笔,读到的绝不只是一幅山水画,观者必然于这错落有序的线条之中随着画家的笔墨思绪飞扬,这就使一幅画变得特别耐看起来。这也是中国画的魅力所在。所谓“吴带当风”说的就是中国画线条的魅力。因此,我便特别欣赏德明兄的山水画:热烈、大气、豪迈而不乏温婉和亲切。
生命之中,我庆幸自己拥有德明兄这样的画友。我相信,德明兄的艺术之路会越走越宽广,他必将拥有越来越多的像我这样的“粉丝”。听闻他不久将出版自己的个人画集,我盼望这一天早日到来,可以一饱眼福,解我饥渴。
丁酉冬月湘人黄翼新于古龙城笔。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