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观大愚《十方空间》与刘慈欣“三体空间”相商榷

 

大愚《十方空间》

引发联想,引起思考,刷新人们固有的思维并有所新得,是艺术的重要功能之一。在刘慈欣著名的科幻小说《三体》中,某高级文明向太阳系发射了一个“二向箔”,三维的太阳系被压缩成为一个绝对的二维平面从而毁灭,这就是“降维打击”,降维打击的理论基础是在宇宙中存在多个空间维度(这可称之为刘慈欣所构想的“三体空间”),不同的维度都存在有文明且竞争激烈,而降维打击就是不同等级间的文明相互毁灭的一种极端方式。

但看过大愚的画作《十方空间》后却令人颇有别悟,那就是不同维度的空间是相互包含还是并列共存?就目前科学对于世界的探索而言,外部的宇宙之大没有尽头,内部的分子之小同样没有尽头,而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弦理论乃至超弦理论等诸多科学理论,似乎皆指向多维空间的层层包含状态可能最为接近真相。正如看过《十方空间》后所感悟到的,高维空间和低维空间层层包含,而且各种空间的数量都是无穷的,不同维度的空间有异有同,而有相同的“道”贯穿其中。

《十方空间》局部

而回过头来再看建立在“三体空间”基础之上的“降维打击”,就会发现其存在不少难以自洽之处。以人的身体为例,人的身体相对于体内的某个分子内的生命来说无疑就像一个永远探索不完的宇宙,就像《十方空间》中的佛像内包含着无限多个宇宙或世界,身体的变化可能会对这个分子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扭曲这个分子的时空甚至毁灭它,但是一个人有能力随时毁灭这个分子内的生命吗,事实上恐怕连找到这个分子都很难,也就是说两个文明之间维度相差越多,相互之间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反而会越小。

再假设在宇宙深处中存在有智慧生命外星人,不同星球的文明会有科技发展上的差异,高级文明能够碾压低级文明,但在某个星球文明能够发展出摧毁其他星球的能力之前,必然先要掌握和面对的反而是越来越强的毁灭自己星球的能力,因此与其担心来自外星的威胁,不如更多地关注地球自身的和谐发展。

《十方空间》局部

大至十方空间,小至一粒微尘,皆各各自在,事物的发展更多的也是来自于自身的自省、觉悟以及不断地自我完善。失去灵性,则人或将同于枯石朽木;心惟外骛,则难免戚戚于患得患失,这恐怕是大愚《十方空间》所给予人们的深刻启示。

 

海上生莲花,莲中复有海,大愚用水墨彩笔绘出华严宇宙观

茫茫洋洋,仪象万千,大愚《十方空间》中的水墨写意星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