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浅析传统高士图的崇尚自然审美理念

浅析传统高士图崇尚自然的审美理念

我是专注于中国山水画研习的,在绘画作品中,平时最喜爱山水与人物巧妙结合的高士图,觉得这类高士图是最耐人品读的。多年来我就注意收集高士图画作图片图册,闲暇时常与图中高士独对。让我最神迷的高士图是:苍山空寂,江流清远,松云竹石间,高士湛然独坐。面对寥廓长空与苍茫大地,虽心有大问,然而素衣飘髯的高士却凝然不语,他心若深潭、气聚入神、澄怀味道。他那平静清和的目光似乎透过自然万物的表层潜入到至深幽微,寂静玄默的生命本体……。此时将我的神思也带进幽思冥濛之中,像是随应着图中高士的牵引,进入到了一个沉潜体道的虚灵境界,似乎感觉到有那么一种清凉向心中慢慢沁入……。

高士图充分体现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中崇尚自然的审美理念,形象地诠释中囯传统“天人和畅”的灵性自由精神,提倡注重人类自身自觉、自尊的精华品性的充分发挥。中华古典美学最是以“天人和合”为其神魄,认为“人就是天地之心,生命的自由秉乎天地自然”。古人画论明确主张绘画艺术创造是画者“与天地万物和自我生命种种感悟于笔端的自由倾泻”。几乎每一幅高士图佳作都与画者心灵相通,都与生命的自然本真狀态息息相关,都体现出古典艺术作品的诗性蕴涵。高士图能恰当地展现出在人的性灵觉醒与传统文化精神氤氲的大背景中而形成的人物本源心性美,能引发出观者松脫羁缚,超然物外的心灵升腾感。

高士图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重要部分,属文人画中的“逸品”,大多是才识超凡的文人在看透尘世的“垃圾”本质(参阅前文【我们要往哪去】)之后,绝然逃出世俗的功利之外,融入自然之道,营构起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避难之庐。高士图所传递的并非是社会学的反功利意义,而是一种人类学与哲学和宗教的超功利意义,是生命个体一种返回自然之道的生命意识萌动倾向。这里所提出的“逸品”的“逸”,也并非形态学的意义,而是心理学的意义。图中高士的那种高古、散淡、疏狂、闲适、清逸、狷介、傲岸、磊落、旷达、悠远、深静、澹泊、直朴、率真、超脱等,种种神采都与注重内在心性的自然情状有关,而这种心性又必然地与外物相联系着,都体现出高士的“性灵”生命与“天地万物”的感通情状,冥然中化成到古贤刘勰指出的“神与物游”至高审美境界。可以说高士图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是十分特殊的,它充分承载着中华道家“与物玄同”的美学意蕴,和中国禅佛“物我如一”的审美内涵。我们用一颗灵心去欣赏高士图佳作,自然会有一种“体道”的心理感应。因此,千余年中,在每一个浊尘灼热的岁月里,高士图都曾经为画者带去生命的滋润,给灵慧的欣赏者焦灼的心中注入丝丝清凉。

认真赏读那些历代保留下来的高士图精品,有的只是那么简得不能再简的几笔,却让品读之人感觉到其间的意蕴丰厚、气象万千。画者笔下那几根超凡入圣的疏简线条气韵充盈,“出神入化”地表达出了画中高士的超然神采。回首千年画坛,又有几人笔下能得如此神妙韵致?可见画几张高士图不难。想画出有真高士意味的高士图,不是神助天成必定难有效果。当然,我一介平凡画者,画高士图只图自家玩乐,无有其它奢望。只是想沿着高士的情感幽径去感悟一下古人崇尚自然的淡泊情怀,借以体味一点点高士们的那种宁静清虚之情趣的虚淡意蕴,同时想在这一点点宁静清虚之中让自我心灵获取到那一丝丝舒爽的抚慰感..更重要的是试图让自我人生进入到一个新的生命体验境界.

“艺术是对生命与天地自然的欣赏”。“艺术的目的是愉悦人生”。这两句先贤论艺至言给我启发甚多。在对他人生命的欣赏,对天地自然万物的生命观照过程中也愉悦着我的人生,滋润着我的生命。作为一个崇尚自然、尊重传统,长期生活在偏远山乡的一介草野画者,数十年中的许多曰子是以古人研习诗文书画的方式打发时光,崇尚自然的理解方面更注重自身体验的感知.这种感知也融汇着平曰赏读高士图带来的种种心灵启示.

崇尚自然不仅仅是关注眼前可见到的自然,更重要的要用心灵之眼,去发现肉眼视域之外的天地广宇空间的自然,和探索直视内在心灵的自我心宇空间的自然.一方面是面对蒼茫广宇无极,叧一方面是面对宏阔心宇的幽微.这就是我们人生中真正的超越之途!一种是浩然仰视,一种是悠然內视。超越了我们俗常的肉眼平视之视听所及,就必然会得到超越俗情常理的灵奇发现。古人在这方面是特别注重的,所以,当他们敞开宏阔的心宇空间与无边无际的天宇空间汇合的时候,所获得的感念当然就能超越千古,化肓万灵。这就是中囯传统文化精髄中的天人合一,即是天地的自然人心的自然的合而为一。这是中华文化崇尚自然这一哲学命题与审美命题之根本所在。

尽精微,致广大(出自【中庸-修身】)这一句从古老中囯开始,流行了将近三千年的至理明言,一直是大中华评价人的心性超越与文化艺术超越的至高法则与标尺。古代许多有灵心慧性的画者将无尽灵情寄寓于高士图,经过这些前贤的精心耕耘与育养,成就了中囯绘画艺术园圃中高士图这朵奇葩。因此,我们品赏高士图佳作就非得要用心眼”,不得用俗眼的。否则就只能见其皮毛,不可得其神韵。大凡优秀的绘画艺术作品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宗白华【美学散步】)。如何在艺术作品中去发现这人心之美万象之美”,我们也得需要先来一番心性修炼才行。

崇尚自然,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它是一种体验,而不是一种方法。在绘画艺术创作而言,它不仅仅只是视觉形态的显示,更是一种心灵感悟的传递。自然而然的艺术表达也就是画者心灵的自由表达。每一个画者意欲在这方面有所收获,难上之难是艺途中的一种必然!天下并不需要这太多的名家与大师!艺术史哪有空闲篇幅记录下多如牛毛的艺术大奖得主!何必忙着去赶潮流追时尚!且让我们学学古代高士,崇尚自然,率性而为。得耶失耶,随应自然。绘画艺术在挥笔玩赏之中己得无尽乐趣,即便是一无所获又何妨!

(此文来自王孟义闲情小品文【拙笔一支觅清凉】第四段落,稍有増删.谢谢费心过目!)

作者:王孟义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