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名家评论--墨分五色 古意新生——评曹易的幻相艺术

2021-08-23 11:38

VR “幻相艺术”曹易水墨艺术线上作品展

“幻相艺术”曹易水墨艺术线上作品展

8

雅昌艺术网

已结束 5.1万+

    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里,你能感受到痛快淋漓的自然的风雨声、感受到快如奔马的脚步声、感受到葱茏挺拔的生长、感受到无所不再的空旷。你能看到画家轻重缓急、悠闲自在;也可以感受到他激越和孤独的呐喊。中国画自古都有表情达意、直抒胸臆的功能,艺术的疗救功能在中国的水墨传统以及诗词创作中一直就没有退席。所以,中国画的含蓄之美恰恰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某一个侧面。

    但如果跳脱中国画中常见的山水和人物或者花鸟,这些具象的绘画元素,我们会突然从画家曹易那里发现,在他的笔下,万物都具有通灵的可能。笔墨所到,情之所至,不用具体的物象来比喻或者象征。笔下水墨都是生灵,都带有创作者的情怀。那些似乎看不到的,看不真切的幻相恰恰是另一种情感的寄托,他们没有命名,在创作的灵感中,在激情的挥洒里,和天地融合,和丰富的内心对接。

    所以,在疏可走马的留白里,在密不透风的线条中,节奏都趋于一种急促,把现代人对生活的无措感,对命运的不可把握感,对大自然的渴望,对古人的情怀用看似最俭省的笔触,似乎都深刻地给我们展现出来。

    在作者的《前言》中,我们基本能够理解他的创作理念,这种全新的理念告诉我们:幻相艺术是运用了各种媒介、形式,表现具有持续变幻性、虚幻性、梦幻色彩的非现实景相与物相的艺术作品。他所创作出的幻相艺术,不是纯粹的主观幻想,或者想象,而是巧妙利用工具和媒介,根据客观存在进行主观创造和创新的艺术创作。所以,是主客观巧妙结合的产物,是心随物动,心意流转的即兴式创作,而这种即兴式创作又不是简单的涂鸦,不是随计性的泼墨,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在传统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统领下,进行的一场“得意忘形”的笔墨舞蹈,是多年对生活了悟后的洒脱自然。

    所以,看《楚辞-天问》,我们感受到的是文学和绘画诗意的融合,感受到的是高山仰止的喟叹和无力;看《风雷引》,我们感受到的密集的令人窒息的恐慌和无助;《有所思》里看似杂乱的线条,无序的游动如时间,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思维的影子;在《楚歌-叹歌》里,我们看到的是浓淡相间,笔墨挥洒中的叹息一声接着一声;在《发现》里,透过一层又一层的浓墨,看到的是中间点滴的黎明,这是浓与淡的对照,是笔墨极致的智慧;在《凤凰山的传说》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如同幻象中的天空,白云般飞飘的凤凰,完全用笔墨制造出一种神似的形象,这和中国传统的写意完全不同,我们看不到意象,但我们能看到笔墨表达的涵义。在《酒狂》《裂变》《山之歌》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坚持的风格,用密集的笔墨,窒息的节奏,让人感受到内心深处的孤独和一个人探视到世界另一面的无助感。他看到的是绝望世界的那一面,并不断地开掘出一个个气口,让在紧凑的节奏和快马般的奔跑里,看到了光亮。《潇湘水云》和《秋水图》《观沧海》可以说代表着近一段时间艺术家的另外一个风格,笔墨从浓到淡,但在看似处处留白中,我们仍旧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紧迫,哪怕是在水云间和清秋的高天下。云、水、海,看似传统水墨的重要元素,在画家这里已经完全找不到痕迹,更多的是艺术家借助媒介和创作的情景在灵感的出发下的一气呵成。

    曹易的幻相创作,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现代艺术生长的可能性和空间,让我们在叹服传统水墨娴熟的基本功的同时,也看到他触笔皆成佳作的境界和作品带给现代人观赏的冲击性。要为他击节叫好!

马知遥

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