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彩瓷丨釉上彩与五彩

釉上彩

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及珐琅彩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11b19cecf23f348c71c202f144435bcb.jpg


釉上彩绘瓷历史久远。北齐武平六年(575)范粹墓就曾出土相当精美的白彩绿彩器,在许多晋青器上也能看到赫彩点饰。真正成熟的以绘制纹饰而著称的釉上彩器始见于唐代长沙窑。其后宋代磁州窑又将这一工艺技术发扬光大,创造出许多不朽的旷世杰作。金至元代磁州窑红绿彩开创了明代五彩瓷的先河,到了明中、晚期的成化、嘉靖、万历时期,五彩瓷的制作达到了极高水准。但是真正精细且又具有美感的彩器仍要属清代康、雍、乾三朝的五彩及粉彩器了,而在这其中无论是以制作工艺的精巧细致而论,还是以作品的绘画技艺来评判,都应是雍正粉彩器略胜一筹。珐琅彩器名重一时,屡创天价,也是稀世之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eg/202205/490e3c2ffbe90e59b783fac62c290f9b.jpeg


五彩

所谓五彩,不过喻意多彩,并非必定用五种色彩,但画面中的红、绿、黄三主色是必不可缺的。无彩系用多种彩料在已烧成的素器上绘画图案花纹,再入炉以低温烧制而成。因烧成温度较粉彩而成,且无粉彩柔和,故又称“硬彩”。这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代彩料中无篮彩,需用蓝色表现之处,都以青花蓝代之,成为时代特点,以嘉靖、万历五彩为代表。其施彩特点是:大量用釉上矾红和釉下青花二彩。以釉下青花表现局部图样,釉上矾红、黄、绿、紫等色彩描画余部纹样,用黑褐或赤褐色线勾描纹样轮廓,画面装饰浓重艳丽。明嘉靖、万历时期,在成化斗彩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烧成了“五彩”。这时期的“五彩”瓷器主要有两类:一是红、绿、黄为主的纯粹釉上五彩,一是以青花作为一种色彩与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瓷器。一般习惯所谓的典型嘉靖、万历五彩,就是指的青花五彩,而红、绿、黄的釉上五彩瓷器比较少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ca829c0caf7af0d7d679aff6a34c38ca.jpg


康熙五彩瓷器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青花五彩,一类釉上五彩,以釉上五彩最具康熙五彩特色。五彩描金的作法也很普遍,金彩鲜艳不易脱落。金彩还施在洒蓝釉、青釉、红釉等瓷器的釉面上,也收到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红彩是康熙五彩瓷器中运用较多的一种色彩,红彩比明代鲜艳光亮,画彩技术精湛,方法也多样。康熙五彩的另一特点,除了在白瓷地上彩绘外,还在颜色釉瓷器上施彩,如在豆青地、米黄地、霁蓝地、洒蓝地、黑地、红地,以及各种瓷地上施五彩的作法,也使康熙五彩瓷器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eg/202205/520b06ea8bc9e511bfad3b8b9e1c206d.jpeg


清雍正时期,由于珐琅彩与粉彩瓷器的发展,五彩瓷器日趋衰落,尽管还能看到一部分雍正五彩,但多为小件盘、碗之类,画意还比较精细,不像康熙五彩那样粗犷豪放。清代乾隆以后基本上不见单独以五彩绘制的瓷器出现,而是与粉彩、珐琅彩等并用了。

本公司征集各类产品,有拍卖意向的朋友欢迎在下方留言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