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在很小的时候,每逢周末及假期我就随父母亲一起去干农活,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开始劳作,一直到天黑。
有人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是画家之师。”我认同此话。我很幸运,我不用像从小生活在大都市里的艺术工作者那样需要体验生活,打入生活,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这种质朴而纯真的生活中,我自己就是这种生活的一部分。
我身上一直就具备农民的特点:勤快、吃苦、耐劳、乐观、豁达且坚忍不拔。
从小我心里就一直有这个愿望、一直有这个冲动:把我身边这些熟悉可亲的父老乡亲,这些最可爱的人画出来,把这片生我、养我的美丽家园画出来。我要尽情地赞美、尽情地歌颂!
我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给予我的一切感受。在绘画过程中,生活的感受和艺术技巧的锻炼都是大自然给予我的恩惠。当我迷茫时、当我困惑时、当我苦闷时,我就走村串户、游历家乡的山山水水。以一个画家独具的慧眼去体察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在这块美丽而富饶的大地上的勤劳而善良的人们。欣赏家乡的湖光山色、小桥流水、苍松翠竹、村舍良田……
大自然给我带来无比的力量和欢乐,给我带来情感的抒发,给我启迪和联想,给我无尽的灵感。
当然,生活本身并不是艺术。要把现实生活和现实人物推进到艺术的境地,而不是停留在忠实的传达和复制。这就要求创作时既要投入思想感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画进去,又要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李可染先生说:“来自生活,又要高于生活。”用在这里真是再贴切不过了。主观上的情感参与和意境的深化是艺术的灵魂之所在。只有通过画家特有的眼光去审视、综合、提升,才能表现出既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绘画,这才是创造。
其实,我自己也是一个农民,我和我的父老乡亲所不同的是:他们是一草一木的去耕种,而我则是一笔一划的在耕耘。我在我的一亩三分地里同样浸透了我的无数汗水和泪水,也同样洋溢着无数丰收的喜悦和欢欣。
作者:徐国雄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