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花鸟英魂

  去年11月30日上午,天水师专美术系六楼的画室里,一阵电铃响过,第二节课开始了。“叶天成,你看!”一位中年教师随之动手改起画来……突然,他软软地倒在这位学生怀里,任同学们千呼万唤,老师终于再也没有站起来……他,便是造诣卓著,饮誉陇上的花鸟画家马唏。其时他才四十九岁。

  马唏于1944年2月生于天水,其父马和清博闻多识,为地方名医。但他没有祖述父业,却自小与花鸟画结下了不解之缘。1960年夏高考,他以全考场独有的一张白描绣球花试卷获优异成级,进入兰州艺术学院美术系预科。转入西北师大美术系后,他最崇拜的该系教授便是汪岳云先生。汪氏为晚近国画名家陈师曾高足,其花鸟画苍劲峭拔的作风对他极有影响,然而可贵的是他却能在长期的学习中取精用宏,化为自己骨秀气蚶、纵横洒落的面貌。又有人说他的画有清末海派画家虚谷的影子,殊不知他的花鸟画于传统技法能深入研习后得其精髓,故外表上并不以某家某派为限,而终以笔墨功力见胜。

  马唏善饮,他最喜爱唐代草圣怀素“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的境界。往往先是小酌,继之狂饮,醉后作草书,刚健而奇秀百出,与怀素合,与黄山谷通,殊为难能。若逢酒友,划起拳来更是声如洪钟,一令四座绝倒。其豪情如此。

  马唏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进入九十年代后病势恶化,险象环生。别人常为之捏一把汗,而他却不以为意。天天早起蘸墨水在地板上演练草书,久而久之沙发前可谓“地板尽黑”。甚而高兴起来连中午也不休息,一气挥写若干张书画。其勤奋处大有“只争朝夕”气概。

  马唏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十分严格,几近苛求。凡不满意者均付之一炬,绝不谬种流传,诒误来学。他作一位花鸟画教师,对学生也同样要求严格。平时在教学中凡发现的问题那怕是一丁点儿,他也不轻易放过。总是反复讲授,多次示范,必求彻底解决方快。他最喜欢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有时学生叩门到家请益,他侃侃而论一谈就是半夜,务使对方心悦诚服而后已。其热忱爽快常令受之者语塞。

  马唏虽然去得突然,去得过早,但却留下了一个教师对艺术境界的美好追求和憧憬。

1994年1月24日《天水报》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