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画展的评选依据是什么?

  随着七一年的来临,欣闻我国文化部与诸美术团体拟定在这新的年头里举办三次大规模的公开性质画展。

  这不但可以缩短公众人士与美术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扮演着宣扬我国现有的艺术成就,以及鼓励起诸美术工作者的创作热心。

  悄悄溜跑的时间,终于静静地带来这盛况之第一次公开画展——三月美展。

  据说,此次的展出,因筹备时间的短促,故量方面显著的比往年减少,但质方面却反而比往年略为提高。这大概全赖诸评选委员之“严格”评判挑选吧!

  可是,当笔者花费了整半天的时间在每一幅作品前面“驻足凝眸”观赏之下,却对诸作品的悬殊水准,感到狐疑而迷惑费解。尤其是对一些水平下之作品,竟然会逃过“严格”而具有尖锐眼光的评选委员而展出,这更使人感到惊奇!

  的确地,此次的展出,显然的具有其不可抹煞的水准。但,费解的是那些水平下的作品,彩墨画的毫无笔法、章法及构图可言,而西画的连对线条、色彩及透视全无把握,但却能展出示众。

  故而,针对这些“漏网之鱼”的作品之展示,我遂对这些具有“严格”裁判而审定作品的评选委员之“评判”态度起了怀疑。

  依据批评(Criticism)字之含义,本具有判断、批判、裁判、鉴定、审定诸含意。故而,评选及批评,实是一而二、二而一之名辞吧了。其所不同者,则只是评选时须通过尖锐而中肯的眼光,冷静的、客观的判断作品之优劣;水准之高低,而评定选出。而批评,则是通过中肯的冷静客观意识,充实的理论知识而引经据典把作品之优劣;水准之高低,藉以笔纸而批判、评定。诚如俞平伯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序中所说:“作文艺批评,一在能体会,二在能超脱。必须身居局中,局中人知其甘苦。又必须身处局外,局外人有公论……。”而美术批评亦然。

  所谓体会,就是能对于作品体察领会,而作深切了解之意。

  所谓超脱就是必须摒除一切的成见,采取局外人的态度对作品作一番客观的冷静分析。

  而作为一位美术评选者,应是学养深厚、气度宽宏;更必须具有艺术的“深度”和“广度”之了解与见识。而能以第三者的身份,以冷静的客观态度,深入研究一幅作品的形式与风格。倘能做到这一点,这才能负起艺术评判使命。而能在这艺术的领域疆土上起了领导作用,其一言九鼎的艺术评语,当会使人折服而颔首。同时,对其宽宏的气度,明判的冷静意识,当会使人衷心信服,且肃然起敬。

  反观我国画坛,究竟有几位能具备上述评判条件的画家呢?那我真深深的怀疑。有嘛,就只有那末寥寥几位吧了!

  可能,上述所举述的水平下作品,其真正的能入选并非是“漏网之鱼”,而是因为其是某某大师的高足,虽说,其人只不过经过短短的几个月基础训练,对笔法及章法各方面也只不过是一知半解吧了,但其幼稚及粗拙的作品,却能展出示众,这大概是“不看僧面看佛面”之缘故吧!

  遂在这种畸形的评判下,造成入选的作品,并不见得其水准会超越落选的作品,而“冷宫”里的作品,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些通过某种关系而入选之作品。故而,所谓评选,实只是“选”而不“评”。而选者,也只是选其作者的师承及胥视其与评选委员的关系吧了!

(发表于《南洋商报》美术版,1971年3月31日)

作者:横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