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马奈最后的花卉

法国画家马奈(一八三二——一八八三)的许多作品经常受到批评,但他的静物画却是得到一致推崇的。他晚年所绘的一些花卉小品,由于并不常见,更加值得一谈。   马奈的晚年,风湿病日趋严重,有时整个星期不能动弹,须躺在床上休息。在病情稍好的时候,还经常要扶着拐杖。然而他还是那么温文尔雅,衣冠楚楚。在前往画室的途中,他总要买一束鲜花,摘一朵插在上衣的纽扣孔里……   在最后两年多的时间里,马奈不但画了《弗丽?贝杰尔酒吧》,还画了五十多幅小品。也许他感到自己时日无多,艺术成了与死亡最后斗争的工具。为了追求至美,他画得很多,画得很勤,尤其喜欢画水果、花卉,在画里倾注了画家自己炽烈的全部感情。   这些花卉小品尺寸往往不超过五十平方厘米,画面色调高雅清朗,笔法洗练传神,布局看来若不经心,其实却极为巧妙。多数是背景较暗,前景较亮,这种对比手法,是沿袭古典画法的。但马奈更多使用的是印象派手法。他注意光与色的对比效果,不着意描写细节。他又喜用玻璃杯子代替其他质地的花瓶,绘出种种变化。他巧妙利用底色,干后在亮部稍加点擦,近看略觉平淡,但稍远一点欣赏,就会感到色泽鲜艳饱满,强烈明快的光感,使“鲜花”的“鲜”更为突出。   我常觉得古典派的一些作品,细节逼真,反倒失去色彩的明快。印象派画家由于坚持“面对自然作画”。对光、色的研究更深。为了表现光感,放弃了细节的描写,于是画法更自由奔放了。这种画法,十分接近中国画中的写意。马奈的用笔、用色经常可以达到这种境界:或断或续,或干或湿;挥洒自如,一气呵成。如《玻璃瓶中的白丁香花》、《瓶中芍药》等等都是明净、清澈的散文诗。   跟所有真正的大师一样,马奈尊重传统,注重艺术的品格和艺术语言的提升。他穷一生精力研究光、色。三十一岁的时候,他画了《草地上的早餐》,受到百般诋毁,但他傲然地回答:“一幅画中的主要人物是光。”二十年后,他身患重病,仍不停地追求光的移动。他在笔记本中写道:“色彩是偏爱与感受的事物,很难说得清楚是什么。假如没有冲动,就不能算是画家;只知道这一点远不够,必须更进一步去感受。科学固然重要,对我来说,想象力更具价值……”   马奈浸淫于古典主义和印象主义,终于在两者之间找到了自己。我认为,他晚年的花卉小品,最能反映他自己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充分表达了他积极的人生观。他画中的阳光和色彩,代表生命和美丽,这已超越所描绘的对象了。读这些小品,有如一股清泉注入胸间。

作者:林鸣岗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