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校舍靠设计融入自然创意让上学成为享受

2015-01-26 09:21

◆尹仁沐

华夏收藏网讯 学校建筑如今也越来越有设计感,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比如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那里望得见山,留得住水,碰上下雨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发半个下午的呆。这里的青山绿水里,校区里的栋栋建筑都以四合院为基本格局,或削一角,或裁一边,辗转相间,面山体而环抱场所,聚巧形以舒展气势,形成山环水复,藏风聚气的腹地。正所谓:孤山、南山、象山、山连山、山山承传,一山胜似一山岚;视院、传院、础院、院携院,院院相通,一院更比一院强。

中国美院附中的综合楼,同样大有嚼头。学校带水环绕,景色葱翠,常常含纱带雾,气韵生动。更可亲近的是:综合楼划定的基地里,植被茂盛,香樟为多,几棵百年老樟成了转塘标志物,一条4米宽的林荫道缓缓上坡,两侧青砖坡顶,二层居多,迤逦坡道翠绿诱人。拐弯直角处,恰一棵老且大的樟树,树冠下就是综合楼。“保留原来地形及一切痕迹,大树石阶概不移除,重构山院。”设计师邵健说出“关键”。于是,3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包含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都被纳入了“山房”的创意之中:西向开院以纳景,远处的山峦、近处的葱翠,扑面而来的都是清旷;南面,场地局促,于是设计以骑楼式内退的样式以便师生遮风避雨。骑楼通向围合的内院,一池青竹点醒了空间,块石墙上攀援的是藤萝绿蔓;山风微微掠过,山的气息满抱入怀,就只见三三两两的师生院子里、池子边,说话读书悠游自在。用专业的眼光看,这里建筑入林,场域含混,颇有山经书院的穿越感,游学其中,自然惬意。

应该说,美院附中的综合楼设计很成功。为何能成功,设计者打破了规整端正的现代学校建筑设计模式,将传统文人山水观融入了设计,将艺术灵感化作了创意的原动力,这样构筑的“山院”当然充满了山水诗意。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