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1-26 09:30
华夏收藏网讯 在看到韩伍老师画的戏曲画后,我们感慨于画面少女之活泼美丽,于是便邀请金重光老师书以清代袁枚的《古意》“美人看花去,忘却身是花;花若有所知,愿开美人家”来一抒胸臆。金重光老师是中国书协会员,原上海书协理事,他从艺书法探索几十年,初以晋人法书入手,得笔法之精髓,继而浸淫北魏、六朝诸碑,又上溯汉隶秦篆,得古人之遒气。再旁及汉竹木简、章草,得其变化。深悟古人书法淳厚、茂华、朴质自然之理。
在金老师书写的这首诗中,他将“看”、第二行第一个“花”、“知”、“开”和“家”处理成了草书,如此便显得错落,有趣味。草体是比较难把握的一种书体,作草书时要仔细观察笔势的往来。在落笔之初,用侧势法,须承接上一笔的收笔,呼应下一笔的落笔。用逆势法,则圆笔方笔的落笔皆有所不同,需细细琢磨。
整幅作品,金老师在墨色的浓淡枯湿上也进行了合理的运用,并将几个“花”字表现得各不相同,尤其是将第二行第一个“花”处理成草体后,第二个“花”字则略呈现绘画之感,这与他早年学习国画,渐悟书画同源,并互融互通有很重要的关系吧。
一般来说,像此书写灵动的行草书,必须对传统的用笔规律有深刻的体会和掌握,所以金老师对习学书法的主张是“继古人技法,化古通今而求吾风骨之貌”,并谓“书作要有三气,一曰大气,二曰遒气,三曰雅气,由此三气,书作何愁不佳”。
子悦文 火麒麟 摄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