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帝鸿墨海凝百川 端溪古砚世争传

2015-01-26 10:01

华夏收藏网讯 自人类文明出现开始,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形成了繁如天辰的文明,自文明诞生那天起,人类便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将文明的果实保留、记录下来。远古洪荒时期石壁上留下碳烧的灼黑,原始部落神秘的古代图腾,古贤仁人古雅质朴的竹简,文人墨士浩荡烟海的墨海,所有明明灭灭文明的延续与发展都离不开那传承了千年岁月的文明载体——文房四宝。

在我国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贯穿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整条脉络,见证了我国书画艺术的发展进程,文化艺术巨匠们将这孤零散乱的用具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我国典雅如溪、绚烂如花的特有绵延而长的“文房四宝”文化。

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徽墨、宣纸、端砚、歙砚和洮砚。

砚作为“四宝”之首,质地坚实、能传承之百代,在现收藏界受喜欢范围最广泛。据我国考古发现,在一处母系氏族时期的仰韶义化的遗址及现了一套原始人用以陶器彩绘的工具。其中有一方石砚,砚有盖,砚面微凹,凹处并有一根石质磨杵,砚旁留存有数块黑色颜料,这是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借助磨杵研磨颜料的早期砚的形制,经历了五千个春秋,经过史前及商夏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长跋涉,直到汉代,研制出人工制墨可以直接可以在砚上研磨,磨杵或砚石才逐渐消隐在历史的舞台上。

砚文化是传统文化瑰宝,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传承弘扬中华砚文化,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任务。在我国四大传统砚,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中,最著名的便是广东肇庆的端砚。

帝鸿氏之砚是砚的始祖,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端砚的起源和演进与我国悠久的制烟历史息息相关。早在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现矿物颜料并试图用它来美化生活,将其描于岩壁上的时候砚便应运而生。在浩瀚的砚文化历史中,隋唐时期砚已风行,而端砚的发现惊艳了整个砚界,名人的如痴如狂,文人的推波助澜,端砚台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色彩。

自唐代初期采于广东肇庆的端溪名坑端砚慢慢的成了独有的艺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宋朝开始把端砚列为“贡品”,蜚声中外。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石质特别幼嫩、纯净、细腻、滋润、坚实、严密,制成的端砚具有呵气可研墨、发墨不损毫、冬天不结冰的特色外,还与其开采、制作的艰辛有关。

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或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采石端砚石工序极为重要,端溪名坑,自古以来都以手工开采,劳动强度大,采石技术高,故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之说。砚石雕刻赋予了端砚如跃鲤鱼的灵魂般的艺术魅力,端砚雕刻主要有深刀与浅刀雕刻,还有细刻、线刻,适当的通雕。

“笔墨纸砚”早已远离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但随著近年来艺术品收藏热的兴起,砚台从文房四宝变身為收藏品,位列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更是备受热捧,加上资源稀缺,端砚过去十年间升值十几倍乃至数十倍,一些极品价值过亿元人民币,堪称现实版“疯狂的石头”。

端砚产自广东肇庆端州,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端砚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除了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外,更重要的是其石质滋润、细腻,与墨最为和谐,石品丰富,加上艺人精雕细琢,千百年来难撼其地位。该端砚砚石优质极为难得,且雕工极为精细,精美处线条清晰流畅而辗转自如,细腻精微,清丽娟秀,极具收藏价值及升级空间。

资源的稀缺使得端砚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其中产自老坑、坑仔岩、麻子坑、宋坑“四大名坑”的砚石涨幅尤甚。广州百鸿市场部李总表示:“以前两、三千元一方砚石,现在差不多要十万元,升了有数十倍,制作精良的端砚价格升得更快。珍稀的资源加上精湛的雕刻技艺,正使得端砚的交易价格越来越体现出鉴赏收藏的价值。”

文章来源于:百鸿艺术,更多关于广州百鸿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活动可关注百鸿官网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