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墟涂鸦是让美丽最后再绽放一次

2015-01-26 13:16

  □晨报记者 张谷微

  昨日,尽管出于安全考虑,康定路600弄拆迁基地的部分涂鸦已被抹去,但仍有许多市民、游客前往参观。这里,也成了摄影爱好者集聚地。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门口挂起了“闲人勿入”的牌子,但仿佛形同虚设,人们的热情仍未见消退。

  记者昨日走进该动迁基地,一片拆迁废墟随即映入眼帘。地上都是拆迁垃圾,木片砖瓦、瓶瓶罐罐,有些堆得像座小山。几幅涂鸦已被抹去,其中一幅小女孩背着“小房子”握笔作画的“梦笔生花”涂鸦全部被抹去了。还有一幅不少人都很喜欢的“男孩、女孩相对而坐、中间隔着一扇空门”的涂鸦,墙面表层也已被抠掉,整幅涂鸦的大部分已经看不到了。

  一位摄影爱好者称:“涂鸦昨天还没被抹掉。不过,来这里人的确太多了,都是拆迁废墟,确实不安全。”

  在康定路600弄门口摆补鞋摊的韩老先生称,涂鸦是半个月前,一位法国艺术家和一位中国艺术家带着几名副手,花了三四天的时间完成的,“后来慢慢知道的人多了,来看的人也越来越多。”

  记者也留意到,现场四周都是残垣断壁,脚下高低不平的建筑垃圾中,还有尖尖的钢钉竖在那里,眼看着那些专注拍图的摄影爱好者穿梭其中,的确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你看,她正好坐在那堆废墟上……”一位妈妈的声音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墙上画的是一个落泪的小女孩,女孩怀抱着一个“房子”,而这幅涂鸦的下方正好有一堆砖瓦废墟呼应着。

  尉女士告诉记者,她和6岁的儿子准备去花木路看美术展,特意提早出门先来看看这个涂鸦,“孩子觉得很新鲜,还可以走得很近去看、去摸,欣赏很自由。”不过尉女士也提到,这里的安全性确实是个问题。

  新人们对涂鸦也情有独钟。昨天下午,新人张小姐和陈先生特意赶来拍婚纱照。“像这样的小弄堂都充满我们儿时的记忆,现在又有这么美的涂鸦,在这里拍婚纱照特别有意义。”

  记者还注意到一个小姑娘,她特意穿了一件很有老上海味道的小花袄,仿佛就是从小弄堂里走出来的一样。“我小时候住在卢湾,住的就是类似这样的老房子,今天和父母一起过来回忆一下。”

  一位上海的女摄影爱好者告诉记者:“老房子拆掉,心里总是有些难过的。现在有艺术家通过艺术的手段把废墟变成一种可供欣赏的涂鸦,其实是让美丽最后再绽放一次。我们过来拍它,是对城市故土的一份留恋。”

来源:新浪收藏-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