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跨年大展:生于烈焰——余乐恩陶瓷艺术(2015/1/28 九江美术馆)

2015-01-27 11:16


展览时间:2015年1月28日至2月28日

展览地点:九江美术馆1号展厅

主办单位: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九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九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有件无件工作室

承办单位:九江美术馆

独立策展人:胡毅 九江美术馆馆长


...............



机缘去年在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举办的第一期高级策展人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位同道中人有缘相聚北京度过愉快的一周。此后,受侠肝义胆的胡毅馆长邀请,我们一行十多人重逢九江,为九江美术馆的发展大略各抒己见。九江之行,岂能错过景德镇,于是热心的余乐恩先生盛情邀请我们前往景德镇一游。老余是性情中人,他向我们充分展示千年瓷都文化魅力的同时带领我们参观了他在闹市区的工作室。踏进他工作室的那一刻,我就被半空悬挂着的巨大的白色陶瓷轮胎吸引了,安静却充满张力,我突然想起法国新写实主义雕塑大师凯撒·巴尔达西尼的作品,后者的作品经常使用后工业时代的机械的废弃材料表达作品和环境之间的关联和互相的作用。



纵观余乐恩的作品,几乎都离不开水、火、土的交融和碰撞,这跟他出生和成长在沉淀着丰厚的陶瓷文化的景德镇不无关系,从小的耳渲目染,使他对陶瓷有着天然的亲近。他说,“陶瓷在泥的状态时你可以放飞想象,尽情地表达自己”。之后在景德镇陶瓷学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学习经历除了培养了他出色的专业技术能力之外,更加拓宽了他艺术的视野,坚定了他用陶瓷作为媒介进行现代艺术创作的道路。



传统陶瓷是中国引以为骄傲的艺术,但是现代陶艺却是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和现代艺术观念进入中国而逐渐兴起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现代陶艺在中国经历了不过二十多三十年的历史。现代陶艺摒弃传统陶艺生产制作的重复性和实用性,以艺术家独立和自由的创作观念注入作品当中,延伸了陶艺的艺术属性。陶瓷作为一种媒介和表达手段,和雕塑、装置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给予艺术家广阔的的创作可能性。



这次展览主要展出余乐恩近年创作的陶瓷装置、公共环境陶壁、工艺瓷板画和器物等作品约一百多件。无论是强调艺术创作观念的作品还是侧重实用和装饰性为主的作品,都可以看出艺术家通过与媒材之间实质性的对话,探索颜色和质感、空间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现泥土的无限神秘和呈现烧成之后想象的世界,是从已知出发,探寻已知世界中不确定的未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重要的公共环境艺术家,余乐恩创作的环境陶壁美化了许多重要城市的妆容,如北京海淀公园、日本成田机场、法国巴黎地下通道等。营造中国水墨画意境的大手笔和充满抒情节奏的小构件相得益彰。这类陶壁的创作受制约的因素很多,作品体量大,烧制时候难以控制,作品如何巧妙地和环境融合等等,对艺术家的陶瓷和工程两方面的专业能力都是极高的挑战。


胡宇清,广东美术馆研究部 副主任

2014年1月19日





来源:墙报展览预告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