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12 10:08
[摘要]: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因此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因此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自宋以来,文学之风盛行,历代宋皇尤爱书画,中国的山水画也乘时勃兴,到元明时代,书画技法已达登封造极,“清末海派四大家”的吴昌硕、任伯年、赵之谦、虚谷的灵气,中国书画新风一新耳目。艺术的神圣使命永远是肩负着传统的行囊,去探索适合于时代的精神表达,只传承而无突破是对艺术的扼杀,突破而无传承是对艺术的猥亵。
清朝,在当时各种文化经济、社会风貌的影响下,呈现出一种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由于画匠之间不同的追求形成了纷繁各派的风格和流派,清代绘画的发展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见证着一个天子王朝走向丧权辱国的衰落。
清末晚期,随着封建王朝的衰落,曾经称霸一方的华夏帝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绘画领域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而被当时人们视为正宗的文人画流和宫廷画日渐式微,当时只开放上海和广州这两个通商口岸,成为了新的绘画要地,出现了海派和岭南画派。
此时,中国内忧外患,许多国宝艺术珍品被掠夺,上海作为自近百年来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文人、画家纷纷聚集此地,为了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绘画在题材内容、风格技巧方面都形成了新的风尚,这支新风尚被称为“海派”,其代表画家有赵之谦、虚谷、任熊、任颐、吴昌硕。
吴昌硕作为文人画家,在大写意花鸟画方面有重大发展,他们继承了前人传统,并将书法、篆刻等艺术表现形式融于绘画,以遒劲酣畅的笔力、淋漓浓郁的墨气、鲜艳强烈的色彩以及书法金石的布局,创造出气魄宏大、豪迈不羁的绘画艺术形象,兼之诗书画的有机结合,为文人画开拓了新的天地。
集“诗、书、画、印”四绝一代宗师的吴昌硕,是当时著名的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并与任伯年、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以书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是中国新旧文化交替的历史背景下,传统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键人物,是金石画风从晚清过渡到民国的主要继承者,作为海派绘画的创立者,吴昌硕是一位开创了一代艺术风气的大师,他的艺术对于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其最擅长写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由于其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吴昌硕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用色上似赵之谦,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色泽强烈鲜艳,名重当时的画家任伯年对吴昌硕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画拍案叫绝,并预言其必将成为画坛的中流砥柱。吴昌硕作画用“草篆书”以书法入画,线条功力异常深厚。虽然从状物绘形的角度看其线条的质感似乎不够丰富、切实,但恰恰是舍弃了形的羁绊,其绘画才步入了“意”的厅堂,从而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 表现形式。
此件作品,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构图章法布白,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画面用色对比强烈,栩栩如生,玉堂花开富贵,如此精品实为难得,收藏投资升值价值极高。
2004年,中国嘉德拍卖会吴昌硕花卉十二屏1917作品拍卖成交1650万。2010年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吴昌硕花卉屏风十二屏以3696万创下傲人的记录,短短六年间,同一堂一屏作品,价格翻了一倍多,盈利空间是2000万。
广州百鸿艺术品资深艺术品经纪人在介绍此幅作品时说道:“状物传神,得诸天然,玉堂花开,富贵吉祥”,为不好多得受追捧的名家作品精品之一。
吴昌硕引领海派群伦的大师,是与他深厚而独绝的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分不开的。他能创造性地以金石之法入书画,在元明以来所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基础上更进一步,以一己之力打通诗书画印而卓然成家,不仅是中国晚清美术史最后一家,是传统中国花鸟写意画的殿军,也是二十世纪现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开山人物。除了无人可及的石鼓文书法艺术、取法魏碑汉帖的治印艺术,吴昌硕在绘画上最突出的成就是他的写意花卉。他在博取徐渭、八大、石涛、赵之谦诸家之长的基础上,兼取篆、隶、狂草笔意入画,色酣墨饱、雄健古拙,而他作画往往由画幅中间落笔,构图也迥异于前人,故其画作既极具古意又极具现代感,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欢迎,成为雅俗共赏绝佳的典范。
来源:中国文物网书法绘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