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个画家因一次偶然的际遇“误入歧途”,于是有了这批数码图片作品。
以往,摄影于我是兴趣也是为绘画收集素材的一种手段,尽管得到摄影人的好评,我却无意作为艺术创作来投入精力。直到2005年秋天新疆之行……
进入库车大峡谷,那带褶皱的肉红色岩石构成的地貌像血肉充盈的有机体,使我怦然心动。往峡谷纵深走去,我仿佛陷身于一个巨大的母体中……用镜头搜寻一个又一个形象,在一次次摁动快门的声响中我能感到身体血脉突突地跳动声……造物主的作品因我的发现而凝固在一个新的视觉坐标上。
后来,随着我的足迹所致,目光所及,许多自然物都进入我的镜头。在我的视觉坐标上,岩石,螺贝,果实,花瓣,枝干等等都充满生殖的力量。那些剥离的果蔬格外吸引我,晶莹的汁液包裹着核;果实的充盈,凹陷,以至断裂,萎缩都具有某种意味,从破开到剥离的过程本身即是一种隐喻,与生命的奥秘相关。至此,制作图片的兴趣一发而不可收。
从新疆回来后,为了更好地处理图片,我开始学photo软件。我以为任何电脑制作高手都无法完整体现我个人的意图,我必须自己亲自操作(尽管这一点在当今显得很传统)。在我这个画家看来,就如同构思一幅画要自己动手去画一样自然。在电脑前面对纷杂的数百幅拍摄的照片,操作过程显得更为理性:不断的筛选,梳理,碰撞。比如我让宏观世界的峡谷地貌与微观世界的果实籽粒并置,叠加,几种元素形成新的画面,新的意境。
图片仍是我绘画的延伸。有些图片拼接元素就用了我的画面形象。有摄影家说我的拍摄不是专业摄影用光而是我这个画家特有的用光角度,出来的效果往往很像我的绘画。不论它们是怎样的作品,我以为自己是在重新创造自然界的事物形态和力量,赋予它们意义。做这样的事让我兴味盎然,就象画画让我沉迷。二者原本就是一回事。
这次的“转行”搞图片没有事先酝酿预谋,是大自然的惠顾,让我有幸发现那些自然物并以母性之光笼罩它们。
大自然的恩赐只给予那些敏感的心灵和发现的目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