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上海书画院的城.境.墨.人

2015-05-20 11:01

  试想,当我们在最累或者最烦恼的时候,首先想到什么?出门,徒步,或者寻找一家可靠的旅行社,暂时离开这座烂熟城市,跳入另一个新鲜世界;当我们在刷微屏的时候,总看到那么些让人“讨打”的朋友在与大山相拥,更甚至于在小溪旁做着免费的鱼疗SPA。

  过于技术性和科技性的城市,信息量四面涌入,耳边听到的关于政治、体育、金融、娱乐的议论,行人默默地接受这些来自外界的信息,一边行走,一边就作出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意见。工业化及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恶果。

  我们爱山,自然的,骨子里的生发,迫切一口新鲜的空气。汉武帝时,贵族和平民始终坚信山可以通神,所以高山之巅就成为古人心目中极为神圣的一个地方。他们认为天空之云、云升之雨,都是由山而生的。云气时常萦绕缓流于山,古人永远看见这些真实的景象,于是认识到山的属性,他们都是认为神灵在控制风雨,在那个信仰时代,高山便成了灵物。

  但山太过于神圣,我们需要一些媒介,最初的山神并非人形,而是某些灵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图腾”身处东方的先祖,起初对蛇如此着迷,潜山穴野,蜕皮重生,不可思议。于是将其供奉为神物,以求捕猎满车、极尽所能。之后又与诸物不断认识磨合,加之他物,兼取所长,最终形成“飞龙乘云,腾蛇游雾”的图腾。“龙”是一种集体性的智慧。往往是因为那些日常所见、平实不过之物相叠产生了正能量。意象内涵的深层构建,使得龙的韵味隽永绵长,颇具诗艺美。

  实之久远,其中的故事只能零散拼凑,所有的过程因自然而起,也因自然而产生精神化的结果。中国人的审美已经伴随着无形的天象和宗教性色彩,对形象有了清醒的意识,甚至进行了自觉的整理,并不断地做着人为努力。画画人,或许是最接近自然的,如果有没这份心,自己便不会感动,更别提将这份天性分享给大众了。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本身,就是进行一次心灵上的艺术化蝶。

  此次的展览是继去年上海城市艺博会的又一次特展,不仅有山水的表达,还有花鸟的向往,我们试图在民族之元的基础上探究图腾的现代精神意义,实现了对图腾原型的反叛和再创造,激活了古今对话的机制,复活了一个古老的时代,寻找丢失内在的一方本性纯净。

来源:新浪收藏中国书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