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24 17:15
展览信息:
城市:上海
展期:2015年6月26日——8月26日
开幕:2015年6月25日,6:00pm-8:30pm
地点: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717号会德丰国际广场北苑5楼(近华山路)
艺术家:张克纯
策展人:施瀚涛
主办:10 Corso Como上海生活概念空间
特别支持:瑞象馆
10 Corso Como上海生活概念空间顶层画廊将于2015年6月25日至8月26日期间举办展览“张克纯:河流的隐喻”。展览将呈现来自于成都的著名当代摄影家张克纯的19幅作品,这些作品选自其重要的系列“北流活活”。而此次也是10 Corso Como自2013年9月进入中国以来与中国国内摄影师的首次合作,令人期待。
张克纯,树下烤火的人,甘肃,2010
张克纯是今天中国正在崛起的年轻摄影家群体中的最为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而“北流活活”是摄影家张克纯于2010年至2013年间创作的系列作品。艺术家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从黄河入海口开始,向西逆流而上,数十次访问黄河沿线的乡村和城镇,经过的省份包括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四川,最终到达青海巴颜喀拉山脉的黄河源头。然而张克纯的拍摄既非传统的风光摄影,亦非对黄河沿岸社会生活的纪实。摄影家以大画幅相机所创造的是一幅幅隐喻式的画面——在荒凉的中国北方土地上被抽象化了的人物与环境构成并置,弥漫着一种疏离与荒诞的气息。
张克纯,向沙漠抽水的人,宁夏,2011
如策展人施瀚涛在展览前言中所言“张克纯的创作是以一种抒情诗式的语言在讲述着今天“黄河”的故事,但是他对于“黄河”的讲述所指向的是当代中国人在这个特殊历史时刻的境遇。无论多么戏剧化的语言都不能真正表现当下中国社会的种种纷乱嘈杂,而在艺术家充满情感的个人化的轻声细语中,我们或可一窥个体在面对巨大的时代和命运时的点滴真切感受。……艺术家在此歌咏黄河,并以此隐喻巧妙地将时代、民族和每个个体的命运联系了起来。”本次展出的19幅作品可谓是对该系列作品的再一次精选,观众将得以更为清晰地了解艺术家在创作中的特有的风格。
张克纯,墙上的山水画,甘肃,2010
这个系列的作品曾经在巴黎、伦敦、格拉斯哥、北京等不同城市展出,并于2014年阿尔勒摄影节上获得非常重要的“发现奖(Discovery Award)”。本次展览是该系列作品第一次较为完整地在上海展出,同时也是艺术家在上海的第一次个展。
张克纯,粉刷河中的房子的人,甘肃,2011
开幕讲座:
对话:对话:逆流而上——张克纯镜头下的黄河
对话人:海杰、张克纯
时间;2015年6月25日,下午3:00-5:00
地点:10 Corso Como (上海市南京西路1717号会德丰国际广场北苑顶楼空间)
张克纯以黄河沿岸乡村和市镇为拍摄对象的系列作品“北流活活”已经为艺术家在国内外赢得了多个重要奖项,也受邀参与了诸次大型展览。借艺术家第一次在上海个展的机会,10 Corso Como有幸地请到了著名摄影评论家、策划人海杰先生与张克纯先生进行一次对话,共同就“北流活活”、以及艺术家的其他创作展开细致解读,并进而将讨论延伸至今天备受瞩目的“在路上”摄影群体,乃至整个中国当代摄影中的相关话题。这次对话活动不仅让观众有机会与艺术家和策展人有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更期待它能帮助观众对10 Corso Como的最新展览“张克纯:河流的隐喻”有更深入的理解。
关于10CorsoComo
10CorsoComo为全球首个时尚设计生活概念标地,从1991年创始之初就提倡一种全新的购物理念“悠闲购物”(Slow Shopping)。这种理念倡导来访者将他们仓促的情绪抛诸脑后,悠然自得地享受发掘惊喜和珍宝的乐趣。10CorsoComo将艺术、设计、时尚及美食元素融为一体,并被设计为多功能区域,人们能在此萍水相逢并交流不同文化、理念和经历。店名取自其位于米兰一栋旧工厂地址,如今10 Corso Como在米兰、首尔、上海及北京均有门店。
关于瑞象馆
瑞象馆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注于影像艺术的非营利性机构,致力于支持中国摄影史论研究,资助当代影像艺术创作,普及影像艺术知识以提升公众对图像的认知。瑞象馆的研究性工作包括作为国内外摄影师的最新影像实践和瑞象馆研究项目呈现平台的瑞象空间,关注最新摄影文论写作的瑞象视点网站,以及瑞象出版;而瑞象谈和象铺的工作则主要由一系列与影像相关话题的讲座、研讨、对话、工作坊,和放映活动构成。这些项目和活动促进了摄影与其他学科间的互动,以及在艺术家、学者、策划人、学生以及其他公众之间的交流;瑞象馆期待藉此参与到对影像文化的深入思考和知识生产中去。
2015年6月28日至8月27日三影堂+3画廊将举办《太宰:森山大道》摄影展,这次摄影展,是由摄影书《太宰:森山大道》中文版在中国的制作出版而催生的。作为《太宰:森山大道》中文版的同名展,展览将集中展出摄影书中收录的共61件作品,全部是森山从自己数量庞大的摄影作品中挑选出来的。
《太宰:森山大道》摄影展由町口觉担任设计和艺术总监,《太宰:森山大道》中文版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雅昌艺术图书共同策划,《太宰:森山大道》摄影展开幕的同时,《太宰:森山大道》中文版也将首发,能让更多的中国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森山的摄影。与此同时,三影堂+3画廊正式与森山大道财团进行合作,共同谋求更广泛、长远的发展。
此次由荣荣&映里特别企划的《太宰:森山大道》摄影展,以及町口先生与三影堂教育工作坊的首度合作,源于他们一直以来对摄影书文化的喜爱和收藏。日本当代摄影的发展跟摄影书文化息息相关,本次展览呈现了摄影艺术家从摄影到摄影书的完整表达,以此为契机,提供了一种对于日本当代摄影更为全面的解读方式。森山大道作品的故事性、不稳定的世界感、独特的完美性,都在摄影书的表达过程里完成。
美好的最初的一步 | 艺术总监 町口觉
这次《太宰:森山大道》摄影展,是由摄影集《Dazai》中文版在中国的制作出版而催生的。
在此,将这本摄影集后记中的部分内容略去,记述如下:
我喜爱太宰治。
能让这本摄影集中收录的太宰治小说《维荣的妻子》(1947年作品)中文版,被更多中国读者读到、让更多人能深入了解太宰治的文学,对我来说没有比这更令人开心的事了。
每年晚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摄影盛事“Paris Photo(巴黎摄影博览会)”在巴黎举行。我每年参展,2014年是第七年。将这本标题为《Dazai》的摄影集英文版带到那里展售。欧洲人对于太宰治的文学会怎样反应,我既期待又不安。然而,不愧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摄影展,醉心于本书中另一位主角“森山大道”摄影魅力的人们,纷纷前来求购。
我喜爱森山大道。
这本摄影集收录的,是森山从自己数量庞大的摄影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断片,能让更多的中国读者有兴趣深入地了解森山的摄影,对我来说没有比这更令人高兴的事了。
我的摄影集制作品牌出森山的摄影集,到《Dazai》已经是第5本了。面向巴黎摄影展每年出一本森山的摄影集,对我而言,是与森山目前为止拍摄的数量庞大的照片真诚相对、将一本摄影集制作成形的宝贵时光。这一次,将太宰治的小说与森山的摄影合而为一的原因之一,是对于我所喜爱的人们(1948年,太宰治在40岁生日之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的尊敬和嫉妒。
我要让摄影集《Dazai》以世界各国的语言出版。不仅仅是出版,还要本着发挥各个国家的素材及特性的做法,与各国的人们共同制作摄影集。让我萌生这个想法的契机是,与北京的友人、艺术家荣荣和映里在巴黎摄影展的再会。在他们两人共同创办运营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我带去了日本的技术人员,与中国的年轻人们一同开展了工作坊,针对摄影集制作必不可少的“设计· 印刷· 装订”进行了相互学习。
这本摄影集,是中国的一小部分人与日本的一小部分人之间交流、制作的结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摄影集,是我们迈出的最初的一步。
谨在此向策划这次摄影展的荣荣和映里、三影堂+3画廊的各位同仁、一般财团法人森山大道写真财团的森山想平先生、以及最不得不提及的,给予我迈出这美好的最初的一步机会的太宰治先生和森山大道先生,献上我的感谢。
森山大道(摄影师)
1938年生于日本大阪,年轻时曾担任岩宫武二与细江英公的助理,1964年起成为自由摄影师。出版摄影书《日本剧场写真贴》(1968),《告别摄影》(1972),《狩人》(1972),《光与影》(1982)等;曾在旧金山当代艺术博物馆(1999)、卡地亚基金会(2003)、东京写真美术馆(2008)、大阪国立国际美术馆(2011)、泰特现代美术馆(2012)、冲绳县立博物馆·美术馆(2014)等美术馆举办个展。
町口觉(艺术总监,出版人)
1971年生于东京,“MATCH and Company”创办人及艺术总监。町口觉与众多活跃的出色摄影家保持长期联络,并设计出版了众多摄影画册。作为艺术总监,町口觉也参与电影、剧院、展览、文字等方面的工作。他设计书籍的独特之处在于与艺术家进行直接且深刻的交流。2005年,町口觉创建M品牌,将业务范围拓展至出版、发行等领域,亦帮助日本摄影画册进入国际市场。
来源:佳友在线资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