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民国瓷器的特点

2015-06-25 13:37

[摘要]:民国瓷器虽在中国的制瓷史上技艺并不高超,但也不乏制作精良的佳作,再加上与中国近代某些重要事件相联系,往往具有神秘色彩。

  民国瓷器虽在中国的制瓷史上技艺并不高超,但也不乏制作精良的佳作,再加上与中国近代某些重要事件相联系,往往具有神秘色彩。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瓷器收藏市场的火爆,民国瓷器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究竟民国瓷器具有哪些特点呢?
  一、工艺
  民国初期瓷器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开始由制瓷作坊向瓷业公司转型,并由传统的手工生产转变为现代机械化生产。机制瓷器造型更加统一并且规范化,但也略显呆板,而且一般商品化日用粗瓷器则表现得更为明显。民国瓷器的瓷胎有明显的现代瓷质感,白度和硬度较高。尤其描金工艺作为民国瓷的一大特色,通常在器口、壶嘴、瓶的双耳、瓷塑罗汉像、底款等处进行描金。
  二、胎釉
  与明清瓷器相比民国时期的瓷器胎质相对疏松,瓷釉与胎骨的结合也不够紧密,釉面上也常出现气泡或是脱釉现象。民国早期的瓷器有精粗之分,粗者胎釉结合部多泛黄,而晚清瓷器则多数没有这一特征。
  三、纹式
  民国瓷器使用化学彩料,因而多数色彩浮艳。日用粗瓷的绘画为省工力,也常偷工减料,多采用简笔画法。除机械炼泥、制坯、成型外,民国制瓷工艺的最大变化在于贴花纸的使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瓷器的生产力。
  民国瓷器的装饰手法以彩绘为主,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人物、花卉、山水、鸟兽、博古等图案,装饰图案也由山水、人物、花卉图案,转变为一面为绘画,一面为诗词文字装饰。但这一时期的画风和图案还未脱离清朝的绘画特点。但是图案、内容还是带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民国瓷器的绘画一种是流行于清代的吉祥寓意纹样,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宣传时事和政治主张的内容。 责任编辑:小萌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