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浮光掠影

  错过罗永平,也许是一种无缘,可若错过了他的中国影子,则绝对称得上是一种缺憾。

  那些人,那些树,那些果实,那些云朵样浮动的翩躚霓裳。

  他的影子,把我带到了长安月下,桃花树旁,一壶清酒,几缕余香。穿越时空一般的寂静,在地上画出长长的弧线,鲜艳的晕染,淡雅的留白,揉进那份惘然若失的恬美,用柔软独特的嗓音,在你耳边浅吟低唱。

  那些情,那些义,那些故事,那些欲说还休的悲调。

  他的影子,对我演绎着人生百态,世间炎凉。对于功名欲望的明媚式的隐蔽,对于前尘往事的释然似的惆怅,对于嬉笑怒骂自嘲般诙谐的洒脱,对于寂寞离愁的一抹无奈的儿女情长最后撩拨到人心底那条脆弱的弦,却又感觉无比淋漓酣畅。

  那些水,那些榭,那些亭台,那些泪湿青衫的落落欢畅。

  他的影子,向我倾诉着记忆的回声,燃烧的青春,铮铮的铁血,男儿从戎的泪光。无论是异乡漂泊那朗月清风两不相欠的感触,还是如今笔下能披绣闼俯雕甍的雄壮,都抵不过孩童的涂抹,鸿毛的笔触,落笔时瞬间释放的信马由缰。

  “不幸”遭遇罗永平,一个在中西文化熏陶下融合的人,皮影已经失去了民间工艺本身的匠气,而绘画也早已失去了形式技法的拘泥。“中国影子”把古典文化的传承、个人思想的演绎、本性自我的流露和暴戾天真的乖张融合在了一起。那些歌,那些舞,那些亘古不变,那些无迹可循、无理可依的影像,被罗永平用智慧和情感,填充了鲜活灵动的生命。

  看“中国影子”,要脱离所有评判的技巧,所有派别的口音,所有世俗的骚扰,来用心去触碰,便会发现,看“影子”,就如同审视镜中的自己一样,年老的看见衰頹,年轻的看见盛放;善良的看见慈悲,恶毒的看见阴谋;阅世无数的看见智慧,清澈自由的看见阳光。

  入佛成佛,入魔成魔。

  你可知道,若你错过它,错过又何止是一道风景。

  而是整个的世界。

  文/W.nemo吴月明

作者:吴月明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