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看海归画家罗永平这批记录广州的画是他在聚龙村的工作室“画影人公馆”。
聚龙村是老广州的一个印记,清末台山籍很多富豪居住于此,建设了最典型的西关大屋群落。特意在西关大屋里画广州,不得不说罗永平有几分浪漫。他还故誊把一幅海珠桥的画作摆在茶台后,意自己为饮珠江水的广州人。
两三年前,罗永平因为一个机缘生起了记录老广州的心愿,于是他开始着手收集反映广州建筑形态和生活形态的资料,收获照片和文字资料填满了伍、陆个文件夹。“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增长了,越来越恋旧。”他想,可能某个时候,他就会画一批关于广州的画了。很快他便等到了这个机会。
亚运会成为他动笔的刺激点。翻新后的广州到处是新鲜的气息,作为生长在老广州,后来又留过洋,再回国的他,觉得广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对老城的保护力度相对弱些,但可圈可点的地方仍是不少。像老中轴线和新中轴线就能给他非常多的印象素材。
广州老中轴线是广州历史文化的反映,它北起白云山摩星岭,主体部分是越秀山的中山纪念碑至海珠广场,后来又延长到了江南大道。两千多年来,这条中轴线便是广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云山珠水是这个城市的生态结构,南越王宫、光孝寺、六榕寺、琶洲塔、黄埔古港、镇海楼,是古代文明的见证,圣心大教堂、十三行与沙面,是中西的融合的结晶,万术草堂、中山纪念堂,记录着近现代的历史伟人的足迹……
罗永平这个“老广州”得意地说:“说起这些老地方,我如数家珍,太熟悉了。”
而北起燕岭公园、南至海珠区海心沙岛的新中轴线又被各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占领。它是国际化、现代化的浓缩。罗永平个人很喜欢这条中轴线规划,有气势,中轴线的东移,也是城市布局扩张的一个表现。于是,他从中轴线落笔,开始创作“中国影子系列之广府影子”。
在画法上,他也在做新的“跨越东西之间的界限”绘画技法交融尝试。他希望用简约的符号去呈现,那样更诗情画意。作为一个恋旧的人,画老景点时,他特意关注刻画的是它们在清耒民初时的生活形态,“那时有着最完整典型的识记呈现”。
“广府影子”中国画精炼的黑白语言,结合画家本人独特画技之抒情表达,使“广府影子”系列作品有更多使人观后“恋旧情结”的共鸣。
“广府影子”系列水墨,艺术创作是求其自然,只有自然才能使气韵得到贯通,曾在另一种文化中漂泊和闯荡的艺术家罗永平却往往能深深地发现自己,确认自身文化的价值。
罗永平,一个很难确切定位的跨界艺术家“中国影子”品牌创始人。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从小习画,少年时期已经是广州市少年宫美术班绘画尖子,国画、油画、连环画都能画。出版连环画《内功拳师复仇记》《中国影子》画册作品。
近年活跃于空间设计界,移居海外多年,海归后沉浸涂鸦中国民间皮影元素“中国影子”建立了个人鲜明的艺术识别符号,人们称他为“画影人”“皮影罗”“中国皮影画王”,其作品符号已为国内众多行家看好……
创办:广州市画影人文化艺术顾问有限公司,"中国影子"品牌追求时尚的东方。
文:汪晶晶
作者:汪晶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