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书画报》30周年 征文[4] | 守候一份老友情

2015-06-29 00:00

《中国书画报》30周年 征文[4] | 守候一份老友情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zgshb1986

《中国书画报》创刊于1986年,以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为宗旨,是全国书画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主流媒体。此官方微信平台,主要发布书画业内新闻、艺坛趣事逸闻、书画专业知识、书画家宣传展示、书画展览信息及展赛信息等内容。欢迎您参与我们的互动与交流!


守候一份老友情

□洪洽

   我从1985年冬开始订阅《中国书画报》,不知不觉已近30年,而且全部保存完好。时光更迭,不变的依旧是这份守候,它就像身边的老朋友,伴随我一直走到今天。

   1985年冬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杭州图书馆看到一则有关介绍《中国书画报》的讯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订了一份。读了一些日子,我被里面的丰富内容深深吸引,越发上瘾。我从中逐渐积累了很多书画知识和创作技法,并在日常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中国书画报》里的很多文章都是书画爱好者学习的良好教材。不少老年人开始学画时不知如何着手,我就在街道、社区开展的书画活动中向他们推荐了这份报纸,大家都很喜欢上面刊登的内容,尤其是贾宝珉先生的“写意花鸟画的构图”系列内容,深受书画爱好者的厚爱。“中老年周刊”上刊登的有关老年人学习书画体会的文章,对增强老年朋友学习书画的信心很有帮助。我们夕阳红书画社中有两位92岁的老太太,13年来至今还坚持每月一次参加学习书画和交流活动。


   学习书画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专心要认真要坚持。有一次我学画一张尺寸不大的工笔《牡丹》,一连画了约10个小时,上午画了,下午接着画,吃了晚餐再继续画。多年来,由于我的认真练习,收获不小。2009年《中国书画报》选登了我的花鸟画作品《紫云图》,后来又刊发了我的山水画《幽居图》,这对我鼓舞很大,使我信心百倍,更加努力学习创作。读报之余,我还爱好研究画史,我特别爱看副刊中有关“书画家的师承关系”等等的内容,读了很受启发。1995年6月我撰写了《楼外楼与名画》一文,刊登在杭州当地的报纸上;又经过先后半年的采访和调查,写了《张书旂旧居》,编入由中国美院出版的《杭州老房子》一书中。几十年来我所画的作品以及有关书画内容的文章,先后刊登在各地近20多家报刊杂志中,写过的书画文艺名人有戴盟、郭仲选、朱关田、张书旂、洪瑞等近10余人,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中国书画报》的熏陶和启发分不开。《中国书画报》是座灿烂的艺术宝库,能够源源不断地供给我追求书画的梦想。

“书似青山常乱叠”,在我的书画室里,堆放的艺术类书刊报纸不少,然而我最喜欢的却是《中国书画报》。它的订阅时间最长,占据的地方也最大,我花费在上面的时间也最多。它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份优质的精神食粮,也是我生命里陪伴最长情的一位老朋友。30年来,我从一头浓密黑发变成稀疏的白发,而它依然散发着朝气蓬勃的活力,我想我会伴随它一直走下去……(附图为洪洽《群雄图》)(来源:《中国书画报》副刊版)

来源:中国书画报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