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雕塑家袁晓岑百余手稿首亮相

2015-06-29 00:00

观众在雕塑作品《金沙水暖》前驻足观看。本报记者 饶强摄

本报讯(记者 陈涛)今年是著名雕塑家、国画家袁晓岑诞辰一百周年。昨天至7月2日,由中国美术馆、云南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万物为师——袁晓岑百年诞辰纪念展”亮相中国美术馆,共展出袁晓岑代表性的50多件雕塑、20多件国画作品,以及百余件从未公之于世的手稿。

展览的雕塑部分,清晰地显示了艺术家由偏“写实”向“写意”再向“文人精神”的回归,并不断融入多种传统雕塑语言形式的艺术历程。此次展出作品包括助其闻名全国的作品《母女学文化》,尽管这一作品是上世纪50年代反映“人民翻身做主”的主题性创作,但作者选取了母女娓娓而谈的日常景象来表现,在今天看来依然温情动人。而创作于1961年的《归牧》罕见地选用了国画中的“文人画”题材,不仅造型符合“现代雕塑”的要求,细部还富有传统雕塑的“泥味”。

在国画领域,袁晓岑极为擅长“写意孔雀”。此次展览展现了艺术家将云南的“地域性自然和人文景观”纳入国画所取得的成就。而一百多件首次展出的手稿详实记录了艺术家从写生、构思到创作的全过程,部分手稿还记载了艺术家对艺术问题的见解。

据了解,袁晓岑曾于196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个人雕塑展,当时是中国美术馆建成后首次举办的雕塑个展。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书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