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磁州窑白底黑花一度成为东方古瓷流行色

2015-06-29 06:28

  磁州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汉族民间瓷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观台镇与峰峰矿区的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叫磁州,故名。

  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开创了汉族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一是白地黑褐彩绘,把传统的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结合在一起,二是把诗词、谚语、警句和文学作品作为纹饰,留存下来的瓷器鲜明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态,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专家认为,世界上某一国家优秀瓷器品种的出现,往往留有与其他国家或民族进行陶瓷文化交流的印迹。磁州窑瓷器以白色胎釉上绘制黑色花纹著名,俗称“白底黑花”。而作为制瓷技术和中原文化艺术的基础代表,“白底黑花”一度成为东方古瓷的“流行色”,这种“流行色”对朝鲜、泰国、越南、日本等国家的制瓷工艺产生了积极影响,其制瓷工艺与“白底黑花”存在着较深的传承关系。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