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经典赏析《The Lady Of Shalott》

2015-07-09 00:00

  ▏一眼终身误

  神话、艺术史里有多少英雄救美的浪漫故事让人羡慕感叹。然而,所有的佳人都能得到英雄的拯救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爱情还是需要遗憾才能成为传奇。《The lady of Shalott》——19世纪英国诗人丁尼生的传奇爱情诗。他受到亚瑟王中Elaine the Fair的悲伤故事所启发,诗句在当时广为流传,并为前拉斐尔派喜爱!代表艺术家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等人均对这个题材进行过经典诠释。

  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 1916年

  她叫夏洛特,本应是帝王家受尽宠爱的富贵花,但是身上却有个可怕的诅咒——一生必须深锁塔中,并且不停编织着从镜中所看到的一切。而这所有,都只是镜像。无法望向窗外的她,注定永远活在黑暗之中。没有人知道她是谁,也没有人知道她曾来过。塔外的人听到她的声音,也只以为是精灵微弱的叹息。

  John Melhuish Strudwick 1884年

  终于,她厌倦了。在天空如爱神眼睛般湛蓝温柔的一天,她在镜中看见了自己的宿命——来自卡美洛的兰斯洛特(Lancelot of Camelot)。那位举世无双的英雄,灿烂的阳光见到他都臣服羞愧,他骑着马,温柔而淡漠的从她的塔前走过,完全没有发现一双充满爱意的美目在注视他。

  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 1894年

  也许,那天阳光太自愧不如悄悄隐去了;也许,爱情可以给人难以想象的勇气。她终于转过身,跑到窗旁——第一次,她看见河畔的百合,第一次,她闻到了真实的青草香味。最重要的是,她看到了那个只一眼就再也无法忘记的人。

  William Holman Hunt 1905年

  突然,那面反射着一切的镜子碎了。只因为你的存在,这个世界如礼物般珍贵——但诅咒终究会来。看着织锦破散,银镜碎裂,她哭喊道:“诅咒还是来了!”(The curse is come upon me)。她夏洛特明白,她和他的缘分,终究只有那么一眼。是开始也是结束,不甘、悲痛,但更多的是对毫无生气的生活彻底的厌倦。就是死,也不能死在这个冷冰冰的地方。

  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 1888年

  她走出高塔,冷风呼啸,雨泪飘摇。树林随着她的身影一步步枯萎,拍打着黑色涌浪的河流如泣如诉。夏洛特找到一艘仿佛专门在等她的小船,水流如安魂般抚慰着船舷,伴随她向渴望中的卡美洛城驶去。夜晚虫蝇低喃,诅咒也慢下黑手。她衣装胜雪,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唱起一直留给心上人的歌。

  John Atkirson Grimshaw 1875年

  只要能够见到他,诅咒又能有多可怕呢,死也甘愿了。她哼唱着,每一句都如寒风般凄凉,灯火都明灭着落泪。小船任由命运牵引,它顺流而下游的王宫漂去。夏洛特唱着,最后一支歌仿佛可以永远的唱着。她眺望王宫,等待时间停止的时刻——你会出现吗?

  Arthur Hughes 1873年

  歌声依旧没能呼唤来她的英雄。她慢慢的枯萎,独自凋谢在触目惊心的晚霞中。小船终于坚持着把她送到了心念的繁华,但枯萎的花儿总让畏惧和厌弃。人们放肆揣测着,都不敢接近她。没有人知道她为何在此,又来自何方。人群中,兰斯洛特终于看到了她,他的心中没有爱,只有毫不知情的惋惜:“她长着一张美丽的脸,慈爱的主也借给了她的优雅。”

  哀叹中,他转过身去,逐渐走远。他,终究不是她的英雄……

  - thanks -

来源:爱艺客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