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梦回丝绸之路-当承德遇上迪拜”丁福林个展

2015-07-09 14:07

展览海报

避暑山庄沧浪屿(作品系《避暑山庄七十二景》中一幅)

迪拜酋长官邸

热河康乾盛世图(10米长卷)

热河康乾盛世图(局部)

长城瑞雪

  展览时间:

  2015-07-11~2015-08-18

  展览城市:

  上海

  展览地址:

  中传艺术空间AMC

  主办单位:

  中传艺术空间

  参展人员:

  丁福林

  展览介绍:

福林是我中国国家画院工作室首届山水课题班画家中最年长的一位。他出生在素有“一城文化,半城园林”之称的塞外明珠承德。皇家园林避暑山庄的秀美和燕山山脉的雄浑与神奇,从小便熏陶了他诗一般的情怀,在这浓厚的文化氛围里,他走上了绘画之路。他把探索艺术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通过几十年默默不断地勤奋努力,他从一个绘画爱好者成长为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专业画家。

  古往今来,山水画家无不重视生活的蒙养,投身于自然懂怀抱中采集养分,荡涤心灵。王原祁曾说:“有真山真水,可以见真笔墨,有真笔墨可以发真文章。”画家应该感应山川之灵秀,体悟造化之活力,从内心喷出创作激情。福林也是在这样不断地与自然交流,与前人思想和感悟产生共鸣。他走遍大江南北,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汲取创作灵感。通过不断的写生观察,将灵感运用到创作中去。特别是在他的《避暑山庄七十二景》、《燕山秋歌》、《塞外风情》、《太行春早》中,无论是小桥流水人家,还是高大山川,都透出他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底。外师造化是画家心灵与大自然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和沟通,他“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视而熟察之,以得气所以然,则韵致风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清•邹一桂《小山画像》)

  在自然中感悟,在生活中磨练,任何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辛酸的奋斗历程。福林十岁丧母,他下过乡,做过汽车修理工、电影广告画师,后来妻子又患上了尿毒症,家里家外多年来由他一人照顾,但他没有被生活打倒,艰难困苦更加锻炼了他不断探索的意志。

  他于不惑之年,走进中国北京画院,师从著名画家赵志田老师,开始了对中国画艺术精神发展的跋涉,并得到王明明、石齐、王文芳等名家的指导。他曾游历欧美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写生、讲学,并举办个展。这使得他有机会和西方艺术家交流学习,他的画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同时,兼收了中西绘画风格。多年的奋斗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2003年他历时5年创作的《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出版发行。丁福林是继清代大学士钱维城之后系统真实绘制避暑山庄的第一人,也是把避暑山庄画作在国外展览的第一人。他努力完善宋至明清以来界画中缺少的对灵性神韵气息的追述,将缜密与写意表现相结合,将写实具象与抽象趣味性相结合,巧妙地发挥了笔墨的黑白、虚实、浓淡的对比所产生的作用,大胆地运用了明亮的西画颜料,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内涵,赋予了亭台楼阁新的生命。他的画用笔兼工带写,其作品优美俊逸、中西合璧、雅俗共赏,色彩优美艳丽,突显了皇家园林的气派与风度。丁福林的作品个性鲜明,在笔墨皴法和造境等方面力求新异。他的落笔迅捷、刚柔并进,得于皇家园林和名山大川的感悟。他对笔墨趣味追求精湛的表现,得于他几十年孜孜不倦、苦苦求索的辛劳。他的作品扩大了中国画的审美范畴。他给中国园林绘画带来一股新风。

人说五十知天命,他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又一次进入中国国家画院深造。他顶着巨大的家庭压力,他不仅悉心照顾好妻子,而且勤奋刻苦。在我的工作室,他跟年轻的画家一起到白山黑水、太行深处,跋涉写生,体验生活,他的执着精神得到同学们的钦佩。

通过中国国家画院的课题研究,福林在笔墨造境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现在,他又通过多年潜心创作,实现了他再现家乡盛世繁华的理想,创作出长卷《热河康乾盛世图》,无论是从美学价值还是从史学价值都堪称巨制。我期待着丁福林潜心研究,艺术大进,不断有新的作品问世。

卢禹舜

2012年8月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