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7-10 00:00
?叶承耀为皮肤专科医生,在香港土生土长。他在开展家具收藏之前,已有多年收藏中国陶瓷、玉石及书画的经验,乃香港知名收藏团体「敏求精舍」成员,及香港东方陶瓷学会名誉会长。他专注于建立家具收藏,实源自他对中国艺术及古董的深厚认识,以及其钟爱文人传统所培养的优雅品味。然而,一位藏家能在短短二十多年间集结如此精妙的收藏,非一般的收藏热诚所能及,也不是仅仅靠中国艺术品贸易中心香港所带来的机遇。叶医生曾言:「收藏家的心中须有坚执沉迷的一面。他们定必要满怀热忱,沉醉着迷。」他正凭借这份热诚与认真态度,得以缔造世界知名的收藏,「只收藏真品和精品,不要殘品」的標準始終貫穿在他的家具收藏中。
叶承耀医生近照 ?《艺术商业》
「攻玉山房」主人专攻家具
「我早年收藏书画、陶瓷感觉比较失败,没有什么非常好的东西,于是转而收藏明式家具。」叶承耀对于自己的家具收藏一直很谦逊,「也许是因为小时候总在那些老旧的桌椅间爬上爬下,玩儿一些捉迷藏之类的游戏。20 世纪50 年代,我在伦敦学医时,那些古董店中的老家具才真正唤起了我对古旧家具的兴趣;到了60年代,我成了美国波士顿麻省总医院的一名实习医生,在曼城附近的查尔街上著名的古旧家具店我又能打交道了。」当回忆起在英美留学的日子时,叶承耀承认当时就已经开始对家具产生了兴趣。
抓住时代转换的机缘
「我买家具时正赶上明式家具收藏的黄金期。」叶承耀说。这和《明式家具珍赏》的作者、著名藏家王世襄的观点不谋而合。王世襄在谈到自己收藏的明式家具时曾说那是一种时代早就的机缘巧合——1960 年前后,明式家具集中在北京一个叫鲁班馆的地方被拆开卖掉,他看着着急,天天去,以买木头的价钱淘了很多家具。而叶承耀的明式家具收藏,也是赶上天赐的机缘。「在整个1980 年代和1990 年代早期,香港的买手在全球范围内搜罗真品以求获取利润,当时市面上的明式家具多种多样,价格低廉。香港地区还是全球的黄花梨家具交易中心,我就在这些家具尚未流向世界时,抢先一步把它购到手。」
叶承耀医生,摄于1991年9月
「黄花梨皇后」倾力相助
叶承耀能建立起如此精彩的收藏,还得益于另一位明式家具行家的倾力帮助。被人称为「黄花梨皇后」的伍嘉恩是香港知名的家具专家,她在中环的家具店Grace Wu Bruce 是博物馆专家、收藏行家来香港必到之处,后来得王世襄题字的中文名「嘉木堂」。今天的嘉木堂已经成为香港经营明式家具的象征,这些年经由嘉木堂买卖的明式家具不计其数,伍嘉恩也为很多世界级的收藏家提供家具货源。全球最大的两位明式家具私人藏家——香港「攻玉山房」叶承耀医生和比利时「侣明室」主人巴盖(Philippe De Backer)的收藏便是通过嘉木堂来建立。「攻玉山房」藏品有九成购自嘉木堂,伍嘉恩也帮助叶承耀从1991 年起先后3 次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明式家具专题展览,以及在新加坡、台湾、美国、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的艺术博物馆举办二十多回叶氏展览,对传播明式家具收藏风气影响至深。
「嘉木堂」主人伍嘉恩女士与叶承耀医生合影
耄耋之年再度回到巅峰
叶医生更成为新一代收藏家的典范,他所向往的境界超越了以往文人雅士的闲雅追求。这些收藏家在搜集藏品的过程中融入鉴赏及学术元素,更与香港、以至中国及海外的学者、专家、博物馆策展人及艺术商紧密合作。除了作为艺术委托者,他们更活跃地参与研究、讲座及研讨会,出版学术文献以及策划展览。「攻玉山房」明式家具藏品,载录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出版的専辑三册,更得到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欣赏与认可,举办叶氏收藏展览,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香港艺术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美国华盛顿沙可乐美术馆、史密森博物馆、丹佛艺术博物馆、亚利桑那州凤凰城艺术博物馆、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澳门艺术博物馆、英国伦敦当代艺术中心及德国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等,不能尽录。香港幸得一众才能优秀的收藏家,对各种中国艺术类别研究的贡献良多,令香港的文化生活更为充实,为二十世纪艺术收藏历史的社会学研究带来独具趣味的探索领域。
「攻玉山房」明式家具藏品,载录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出版的専辑三册
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弗利尔暨赛克勒美术馆
更多展品介绍及展览消息将在本平台陆续发布,敬请密切关注蘇富比官方微信号!
「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展览详情:
开放日期及时间:
2015年8月14日至9月4日
星期一至五:早上 10 时至下午 6 时
星期六及日:早上 11 时至下午 5 时
地点:
香港蘇富比艺术空间
香港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一座五楼
查询:
(852) 2524 8121
欢迎关注蘇富比官方微信号
微信公众账号:
来源:蘇富比拍卖行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