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鉴赏笔记第34期】我们今天做收藏应该拼什么?

2015-08-24 08:38

  导言:写了这么多期【艺术商人】和【鉴赏笔记】笔者希望可以简单总结下他们的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个个列举他们的故事。因为工作的关系,笔者有幸接触到许多著名的收藏家和艺术品商人。不仅欣赏了他们精美的藏品,也知晓了藏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对拟入藏作品的深刻研判精深而细致。虽然艺术品市场经历了数年之久的调整,但这些“我行我素者”依然出手不凡,在艺术市场中毫不吝啬地攫取精美的艺术品,从中不仅可以窥见他们独特的审美取向和购藏经验,更能洞悉他们对一件具体藏品了然于心的自信。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艺术市场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艺术品的价格、知识的获取、信息的获取都比世纪、二十年前发生了质的变化。上个世纪,只有你有点眼力,有点资金或许就能成为一个不错的收藏家。而今天的收藏虽然我们依然还在拼眼力、拼资金,但想要有所成就远不止于此。

攻玉山房藏家具

唐代白釉鹦鹉杯 阎焰藏品

  明确的收藏理念或许很重要

  每个人收藏的目的都有所不同,但既然做了收藏,似乎都不止于只是怡情养性,总是希望能在这一领域有自己的特点。前不久,刚去了香港,采访了攻玉山房的主人叶承耀,颇有感触。相比其他收藏家叶承耀起点就很好,因为家里的两个叔叔都是玉器、瓷器的著名藏家。但是有意思的是,叶承耀却没有选择在他们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而是在收藏了书画之后转向了家具。叶承耀是医生,他的收藏也继承了他医生的理性与严谨。从一开始,他的收藏理念就是要形成自己的特点,于是在他的收藏道路上也一直在搜索如何有自己的特点。“瓷器价位太高且市场很成熟,书画虽然不高,但在香港依然很成熟。”换句话说,他觉得这两个门类已经没有留给他发挥的余地了。他非常理性的审核自己的财力、能力,同时审核各个品类的收藏现状从而定下了自己名且的方向:家具。收藏家具之后,他的理念是“精而全”,只要最好的,而且各个时期的东西都要有。在这样的收藏理念驱动下,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收藏家具的最高境界。我们不可否认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在一个相对小的门类的更容易有成就。或许有人会反驳知名古董商安思远是一个杂家,涉猎的领域非常宽。但是安思远的时代显然已经过去。今天无论是艺术品的价位,还是竞争,都已不能同日而语。

  阎焰:年轻的博物馆馆长。既然藏品是立馆之本,那么他每年都会拿出重金在世界各地搜集文物艺术品。丰富和深厚的学识,使他的馆藏拥有各类珍贵文物和许多重要出土标本资料,其中不乏稀世珍藏。阎焰为自己的收藏定了三项原则:第一,必须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第二,必须有很好的艺术价值;第三,一定要有研究的后续延展性。说到底就是,一件作品必须汇集历史、艺术和学术研究价值于一身。如果不符合上述三项原则,即便市场上再受热捧,他基本上也不会触碰。

  2014年是阎焰集藏丰盛的一年,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香港邦瀚斯秋拍呈现的“古雅致臻—奉文堂藏中国古代陶瓷”专场。在这个专场里他发现了很多藏品能起到增益补缺的作用,极具研究和收藏价值。于是他一股脑儿举下了一堆东西,较其估价都溢价了5-10倍以上。之后引来非议四起,有人说他这件买贵了,那件价高了。而阎焰却认为,奉文堂主人珍藏 30年的东西一直是她心头至爱,现今却因为身体的原因不得不拿出来做商业处理,让有缘人得以购藏。因此买下的不仅是具体的藏品,实际上艺术品主人30年的收藏经历!他尤其对购得的一件唐代白釉鹦鹉杯颇为满意。这件鹦鹉杯最终落槌价达到172万港元,被现场很多人人为举“冒”了!而阎焰却说,这件东西举到500万我都会买。要买的原因有二:第一已经发现重要的馆藏,第二全世界类似的东西不会超过五件。

  阎焰告诉笔者:同类型的东西曾出现在日本的大型展览里,大英博物馆也有类似的。除此以外便鲜有出现。“所有玩老窑的人都知道一本书:1999年由日本朝日新闻社出版的《宋瓷•被称为神品的烧物》。该书汇集了天底下最棒、最神的宋代陶瓷,其中就印了一个相似的鹦鹉杯。那个时期,日本人做了一个展览,把全世界最重要的宋瓷都借到日本,能入选的都是世界级宋代陶瓷的神品。我买到的这一件和上面的展品是同级别的,一百多万贵吗?很便宜了!”他相信,即使花五千万买一件明清官窑也根本放不到展览序列中去,因为能编进这本书的是代表中国宋代最高级别的美学追求,是获得全世界认可的。

北宋绿釉执壶 张亮藏品

  信息时代信息更重要

  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似乎是唾手可得,似乎艺术市场也再没了信息差。其实并非如此,信息差不是存在,而是需要你去发掘的更深入。张亮:1987年生人,却已经在古玩行当里积累了8年的实践经验。虽然承袭了父业,但他不愿意像父亲那样仅仅局限于国内,他更希望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和独立的行动给生意带来起色,便只身前往日本和欧美艺术市场,如此这般地巡游使他看到了外边市场上的信息相互不衔接和价格上存在差距,甚至各个市场利润差足有数倍之多,这让张亮兴奋不已!他认为“如果你非常了解国内以及香港的信息,全球资讯也都了然于心,然后又与行家、拍卖行建立起比较顺畅的联系,你就可以把这个信息差填平。”

  张亮主要做高古瓷,而高古瓷有众多个窑口,在同类窑口中品种差异也很大。 “如果是常见品种,品相说得过去,性价比较高,就作为有利可图的生意货,在平常的朋友圈和生意圈尽快消化掉。如果是稀少品种,我会选择品相和品质比较好的保留下来。

  曾经的一次竞拍让他记忆深刻。在伦敦的一次拍卖会上他发现一个河南登封白沙窑的小执壶,虽然上边有一道裂,但依然美轮美奂,非常诱人。把这个信息介绍给一个客户后获得积极相应。8000英镑起拍后,瞬间就超过100万。价格快速地抬升让他几欲放弃,但客户非常想买,他便一直硬着头皮举到了30万镑只好作罢。与他火拼的一个电话委托人终得宝物。以前他总认为,拍场上有的人仅凭喜欢、也有的人是跟风,真正像自己那样把各种信息拿过来进行综合研究的恐怕不是太多?这次经历让他相信,宋代执壶之美绝不仅仅令自己感动,俨然有懂行者参与了竞争。虽然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公开透明,此时谁能把信息研究得更透彻,并且反应及时,谁就可能是赢家。

  

崔小义古董店内展示

  藏品的价位在于“认知度”

  与张亮年龄相仿的崔小义,大学毕业就投身艺术品行业中。他很早就喜欢古代艺术品,尤其喜欢宋瓷所显示出的内敛之美。2014年10月份崔小义去香港,逛荷里活道时进入一个老前辈的店里,发现店里边新的器物有,老的也有。一件山西介休窑白地褐彩兽面埙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想起两年前朋友在山西介休博物馆办展览时曾有这样一对埙让自己非常倾心,仔细观摩学习后又留存了照片。谁曾想在香港却遇见心爱之物,让他非常激动。毕竟这家店里面的器物新老混杂,经验告诉他必须仔细研判。最终确定开门无疑后便询问价格并欢喜地买下。买完以后立马被同行恭喜捡漏!崔小义认为:“这就是一个认知的问题。因为我知道这种器物在山西介休窑里极其稀见,其他窑口同样少则又少。先解决了器物的真伪、品相、保存状况等等问题,剩下的当然是抱得佳品归了。所谓‘认知’就是大脑中储存海量的正确信息,如某类器物各年代的延展、当年的文化氛围和审美取向、器物所表达出来的信息是否能够支持和涵盖本朝代文化闪光点等等。在此基础上,器物的美能够打动到你,那么我相信无论是自己还是客户的心,都会被这种旷世之美所穿透!”

  两位年轻人——张亮和崔小义在大学刚毕业的几年时间里,走南闯北,获得了可观的成果。但与张亮交流时,他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成熟,自认为还需要向高精尖方面去探讨。 “我需要对这些艺术品进行深度挖掘,不仅在认识上明白,还要透彻。”比方说一件具体的东西,它一共存世多少件?全世界的馆藏情况是怎么样的?各种出版著录如何?曾经在哪儿展览过?……他认为,上述情况在自己的资料库里还不够翔实。“既然自己在做这些东西,如果以后人家拿出一件东西希望从我这里知道这个东西的身份?了解这个东西在全世界有多少件?在哪个博物馆有收藏?馆藏品比这件好还是差?学术上怎么评判?总之,想从我这里获知对一件器物非常全面的认知我该如何应答?”张亮深知,自己不仅要让人家知道这个东西不仅老,而且知道怎样去审美?好在哪儿?未来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崔小义认为:“好的东西还是有好的行情。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器物选择的方式上需要调整思路,而不是像过去的那种庞杂的多点投射模式。这个时候拼的就是行家的知识储备以及信息的储备。对一件即将入手器物的认知的比拼,它精妙在哪?艺术特色和文化气息好在哪?与其它同类型器物相比独到在哪?它所具有的附加价值在哪?你之所以愿意出比别人更高的价钱,就是因为你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地方。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王歌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