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笔戏犹鱼戏天机悟自知》画评

  齐白石曾作《三余图》,题识:“前时人谓:学有三余,人皆知之。前人有画家为之者,余字借鱼之声,予亦为之曰: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此白石之三余也。八十七岁白石。”齐白石喜作鱼图,借鱼喻余,以笔墨作闲暇之乐,然“余”的哲理就只是闲暇吗?沈威峰的这幅鱼戏图不仅延续了这一花鸟画的传统题材,更承接了这一份中国画独有的哲思。

  “游戏”、“天机”、“鱼”、“黑白”这些元素都让人联想到太极,鱼戏水中,正如人游于天地间。清代汤贻汾《画筌析览》中说:“水性至柔,是瀑必劲。水性至动,是潭必定。江海无风也波,溪涧有纹亦静”,在具象的水纹中可见到如此不同的水势,美感与境界各有不同,但也有不画水的,如齐白石、朱耷的鱼图,鱼在水中,那便是无水之水,水不在纸上,水势却仍旧留在画境中,上善者若水,鱼随水而动,人的神思亦随画飞扬。

  画家笔下的鱼是主观感受的表达,物我交融间创造出涵义深刻而又空灵的意境,沈威峰擅以山水境界作花鸟小品,画境中的水,是心灵与自然的合一,水情即我情,水性即我性,以“无我之境”作“有我之境”,此之谓气韵生动。此幅鱼戏图,造型简单,但构图结构丰满,以鱼的游向牵动观者视觉的方向,将“气”转为“力”,鱼群流连追逐间意蕴流动,生命的力与美完全融入了画中。画家所悟的天机是否便是这份生命之美?或闲适或忙碌,或游戏或奋进,或贡献或汲取,皆是生命存在天地间的体征。

曹言慧

苏州大学美学硕士、苏州画院书画理论研究员

作者:曹言慧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