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展翅望远》是一幅结构严谨、笔墨老到的作品。画家善于造险,追求雄奇古朴的艺术风格,画上一只雄鹰正欲展翅起飞,画面处在一个变动的瞬间,整体的格局呈现完美的比例,有气势,有张力。这幅图中的鹰面相十分俊美,眼眸透亮,眼睑下以留白表现白羽,呈现出年轻的样貌,这是一只精力旺盛,正迫不及待要一展宏图的雄鹰。
沈威峰在表现松树的粗砺与鹰羽的质感时表现出了深厚的笔墨功底,以山石画法皴笔绘松树,笔见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运笔轻、重、徐、疾,皆用单纯的墨色而成其变化,意存笔先,达到画尽意在的效果,在笔墨中表现出了骨、肉、筋、血。
这幅图的整体构图十分特别,画面以老鹰为中心,呈透视状俯视,这在花鸟画中是不多见的,鹰大树小的透视格局有很强的冲击感,并且使画面干净通透,直截了当,无一冗笔。在这样的构图视角下,画家用墨晕点染,在右下方表现出松海,林木虽在画外,却有飒风阵阵,山海之势。这样的妙笔用西方美学的理论来解释便是“格式塔”效应,如窥一斑见全豹,观者自动补全了想象,在中国美学观中,便有着大音稀声、知白守黑、顿悟、直觉等种种意境。
沈威峰用篆书为《展翅望远》图提款,更增添了画面的端庄古朴意味,字体本身是存在形式美的,如邓以蛰先生所言,篆体“结体行次,整齐之外,并见端庄”,“字之于形式之外,所以致乎美之境界”,兼具实用性与艺术美是中国书法的传统,沈威峰在这里十分恰当地表现了这一点。
曹言慧
苏州大学美学硕士、苏州画院书画理论研究员
作者:曹言慧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