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让工艺美术与民族绘画携起手来

让工艺美术与民族绘画携起手来      中国自有美术教育以来,体制上基本借鉴西方。至于工艺美术专业,更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解放初期,学工艺美术的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十分隔阂,当时我负责这一专业教学工作。由于社会的迫切需要,大胆地增设了中国画课,但一直有争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学生毕业后多数分配到生产部门,从事设计或业务指导与管理。由于工作需要,才深知对民族、民间艺术所知甚少。如刺绣厂(无论苏绣或湘绣、蜀绣),生产所要求的设计,有时干脆就是一幅中国工笔重彩花鸟画或山水画,深感在学校所学太不够了。再如到陶瓷厂,无论青花或粉古彩的设计装潢,也都离不开中国画。书装、商业美术、装饰绘画……就更需要有中国绘画的修养了。      对外开放以后,引进了外国教材,丰富了原有的基础课,特别是工业设计,使学术观念有所更新。这都是改革开放的成绩。但在教学中,只要肯定工艺美术专业必须具有民族特色,那么体现民族精神的中国绘画课仍不能取消。更何况中国工艺美术能在世界上被珍重,正是因为有数千年历史,无数勤劳智慧的艺术家经验的结晶,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我们正大力宏扬民族优秀文化,丢掉这份宝贵遗产,将对历史无法交代—尽管三四十年来,边开课,边有争议。      当然,学工艺美术专业,开绘画课,不是为了培养绘画专业人才,是为了学生了解民族绘画基本知识,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近代西方包豪斯的格罗佩斯与艺术家蒙德里安、康定斯基密切合作,才使这一学派在20世纪产生巨大影响。大画家毕加索,由于他的艺术修养,搞起陶瓷来也是高水准的。而特别是我们中国工艺美术与民族绘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汉、唐以来,无论染织、刺绣、陶瓷、漆器……都与当时绘画发展一脉相承。试看长沙出土马王堆的刺绣与漆器,花草、云气、动植物,形象概括简练,风云流动,与汉画像石、画像砖是完全一致的。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建院三十余年来,在校的绘画教师(中国画、水粉、水彩)付出大量心血,有些教师是社会知名度颇高的画家。为感谢教师们的艰辛劳动,特编成这本专集(集子中还包括了雕塑与书法),让社会能对教师们的艺术水平有所了解,并希望在工艺美术教学上得到社会的关心与支持。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