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曹明冉生长在牡丹之乡的山东曹州,自幼酷爱绘画,对牡丹情有独钟。每逢牡丹花开,就终日倘佯在牡丹丛中,六年内画了上千幅写生稿,这些“功夫”,不仅为他後来的创作奠定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础,也培育了他真挚的朴实之情。所以,他创作时可以不起稿,明确立意後,即放情挥洒,一气呵成。即使数米的白描长卷,他也是跟着感觉边画边展,边展边画,线如行云流水轻松自如地描绘出物象的神韵特征。尤其是牡丹、兰花、菊花一类花瓣叠叠、枝叶繁繁,也是信手拈来,随笔神游,若带春风。
在他笔下的“线”不再是单纯的轮廓界定,而是以丰富的情感驾驭笔墨的轻重、缓急、虚实、顿挫,以及水墨的浓淡、枯润、积破,这种线条的灵动使层层叠叠的花瓣内外有序,顾盼有情。“线”如行云流水,笔至意生,兼之勾、皴、点、垛,笔墨的多变和节奏传达了物象的情态万千,似乎有五彩眩目之感,又如纸上的音乐和舞蹈,这种极富创新意味的白描运用无疑是新的突破和发展。
他的笔墨打破了工笔、写意、淡彩、重彩、没骨等形式的界定,而是把多种元素融为一法共著一图。画面色彩饱满而丰富,有沉甸甸的厚重,又有水彩般的透明。营造了一种清新明丽、绚丽多彩,典雅温馨的情调及富有诗意的境界。
他坎坷的艺术生涯和丰富的人生历练化为诗词歌赋来充实画面点醒画魂,直率地披露他的情思和美感意象。如《把酒留客牡丹亭图轴》题曰:“把酒留客牡丹亭,笑看雨後紫云丛;国色倾国艳绝世,天香惊天韵绝尘。可惜富贵留不住,奈何回首拾落英;归来画堂梦若思,丹青夺魂锁春风。” 他的兰花寿石图《此花开後无芬芳》题曰:“昨晚京城醉若狂,凌晨半岛看细浪;闲步披露临海风,林荫何处散馨香。莫笑半痴风流客,忽入花丛神自扬;不是斯人惜芳草,此花开後无芬芳。”兰草寥寥数笔,亦透出其酒後洒脱和心绪的野逸。这些即兴题记是他画作主观意象的最好注脚和生活态度及内心世界的坦白,是在传统文人诗书画基础上的一种新的风格追索。
他以独特感受赋丹青以人文精神的新品格、新气质,如他的《笔墨点醒兰花魂图》画面整体气韵盈盈,古朴典雅,花叶之间的呼应关係等都赋予了一种人的灵性:几束兰花聚在一起,相互之间都在呼应着,像私语,如交耳,有的在回首凝视,有的在左顾右盼,这种虚实相生、立意取势而富有情味的画面意境可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而引发共鸣。
古人云:“胸有成竹。”他却认为:“心中无物。”笔墨可出神入化,画面亦寄境高远。所以在他的笔下“牡丹”宛若少女,“菊花”动如飞天,松、竹、梅、兰清韵高雅,玉兰孔雀富丽端庄。就连他阔笔大写的藤箩芭蕉、山水湖石等造型别致,干净利索,更具灵性和野逸之趣,也折射了他为而不争的豪放旷达的性格。为中国花鸟画苑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九十年代以来他先後在北京、山东、广东、香港、吉隆坡、新加坡、旧金山、纽约等或交流、或讲学、或办画展都受到良好评价,形成广泛影响。
曹明冉现为山东财政学院教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芥子园新编》、《白描牡丹、菊花、水仙》和近现代名家画集《曹明冉》,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曹明冉画集》,德国雅知出版社出版了《曹明冉画集一至五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将先後推出他的水墨清风兰花卷、牡丹卷、水仙卷和菊花卷,嘱我作序,谨以此文代之。至今他仍在不断开拓探索,补充着身心修养,还不知道他在这永无止境的“艺道”上能走多远?
二○○八年十二月八日
作者:单国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