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古瓷器鉴定,首先要学会这几点

中国几千年历史是世界上唯一能够有记载可查的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廊里中国人创造了数之不尽的发明,古瓷器就是其中享誉国内外的一大创造。

从前几年被世人所追从的唐三彩到如今屡屡爆出天价的宋代五大窑瓷器,从以“鬼谷子下山”为代表的元青花到明三代(即永乐、宣德、成化)的精品瓷器,又或者说现在被大多数藏友能收藏的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官窑瓷器。几乎每一代都有其特色与工艺,同时,每朝每代的瓷器都有被仿造和超越,想要鉴别其真实的年代就需要对每一个部分都做到熟知。

那么,瓷器收藏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又或从哪方面进行鉴别呢?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去着手。

第一:看釉泡

因为古时候的柴窑和现在的气窑烧制出来的气泡是截然不同的,如官、哥窑釉泡之密似攒珠,汝窑釉之疏若晨星,以及宣德釉面有所谓的“棕眼”等,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而看釉泡主要看的是白釉层部分,而不是色釉层。

第二:看纹饰

古代瓷器因为时代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和信仰,所以各个时期和不同类型的瓷器纹饰上会有非常多的差别,常见的纹饰主要有以下几种:莲花纹、莲瓣纹、宝相花纹、牡丹纹、扁菊花纹、百花纹、冰梅纹、木叶纹、蕉叶纹、瓜果纹、三果纹、海石榴纹、岁寒三友纹、缠枝纹、折枝纹、忍冬纹、卷草纹、八卦纹等等。

这其中很多可能没有常常听过,但其实是在我们收藏的过程种还是会经常遇到的,比如“过枝纹”,也叫过墙龙,《饮流斋说瓷》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过枝,成化开其先。”清代开始流行起来,以雍正、乾隆、道光、光绪等朝为盛。过枝花卉多见于盘、碗、瓶等粉彩器上,有过枝牡丹、过枝菊花、过枝梅花等。

第三:看青料

青料指制作青花瓷所用釉下彩料。青花瓷是明、清主流瓷,各个朝代所用的青料不同是有准确记载的,而不同青料的呈色是有很大的差异的,由于青花五彩和斗彩瓷也都要使用青料,故而以青花的呈色来为彩瓷断代,一定要注意区分凝聚斑和铁锈斑。


第四:看款识

我们都知道官窑瓷器一般都带有款识,而明、清瓷器除一般的官窑款外,民窑瓷器中带款的也不在少数,根据款识以定瓷器之新旧真伪,是鉴别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自明代永乐年开始,各朝代官窑瓷器的底部都印有帝王年号款,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而各朝代瓷器的底款所用的字体、格式截然不同,多加辨识就能加以区分。

大致常见的款识有以下部分:宋代纪年款、元代纪年款、明洪武款、明永乐款(永乐官窑瓷器分官窑款和案款),万历、天启、崇祯、康熙等基托款较多,宣德款后仿较多,清康熙纪年款有官窑款和民窑款之分。

第五:看器型

中国瓷器初创于商代,真正创制于东汉,唐代时达到高度成熟,到宋代蓬勃发展、名窑涌现,在明清时工艺流程超越前代。每一件古瓷器上都显示着特定时代制瓷工艺的风格特点,浓缩着已然逝去年代的种种信息。从器型上来讲,瓷器的分类能够达到几百种之多,瓶、尊、炉、觚、壶、盘、碗、杯、罐、盆、盒、枕、缸、砚等皆是瓷器的器型之一。

光以瓶来说有花口瓶、卷口瓶、梅瓶、玉壶春瓶、琮式瓶、凤耳瓶、盘口瓶、贯耳瓶、多管瓶、蒜头瓶、葫芦瓶、宝月瓶、橄榄瓶、象腿瓶、天球瓶、胆瓶、瓜棱瓶、方瓶、棒槌瓶、双联瓶、灯笼瓶、转心瓶、出戟尊、摇铃尊、凤尾尊、瓷炉、瓷觚等等。

其实,不光光是以上总结的这些观点,瓷器的鉴定还需要从更多的比如釉色、胎质、底足、土质等去着手。一件到代精美的官窑瓷器往往是表现给世人以完美的形象,无论哪方面都不会存在疑问。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