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由清华大学主办的“万物有灵-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研究成果展”将在深圳南山区科技园展出,这不仅是一场文化遗产艺术盛宴,更会成长为一个集研究、发展和展示数字化文化遗产为一体的重要平台。
在展览同时,一场围绕
“文化遗产的当代设计与传播”
的高峰论坛将会同期举行
在论坛现场你将有机会与
行业先锋探索者一同深入探讨
他们是
清华大学新媒体创新演艺研究所所长、
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中国手工纸艺术研究所所长、
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华强方特集团执行总裁、
腾讯集团市场部品牌总监、
MANA新媒体艺术平台创始人、
深圳蛇口设计互联传播主管
……
(本次活动免费向公众开放,预约方式在文末)
下面是演讲嘉宾和主题介绍
主题演讲嘉宾
丁亮
华强方特集团执行总裁
方特动漫公司董事长
“熊出没之父”
在主题乐园领域,丁亮将中国文化内容和高新科技相结合,给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他主导设计的“方特东方神画”,在2018年获得第25届国际主题娱乐协会(Themed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杰出贡献THEA奖。
在动漫领域,丁亮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积极创作“集艺术性、思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动漫作品,先后多次荣获国内外众多奖项,其一手打造的《熊出没》家喻户晓,业已成为中国动漫第一品牌,被称为“熊出没之父”。
文化主题科技乐园(来源于方特官网)
《熊出没》造型图(来源于方特官网)
演讲主题
《飞越千里江山》创作谈
简介:这是中国古典文化和高新科技的一次碰撞,这是宋代画院和当代主题乐园的一次对话,方特球幕飞翔影院,全三维再现中国著名青绿山水画卷《千里江山图》,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体验,飞越千里江山。
《飞越千里江山》宣传片
陈楠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设计学博士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设计者之一,奥运火炬手。主持设计国内特许设计最早的规范性文本。首款甲骨文和章草设计字库设计者。举办《再造·甲骨——现代设计语境中的远古文字》北京大展、《汉字·格律——陈楠汉字艺术设计观》全国巡展湖北美术馆首展。
文创产品设计(陈楠工作室提供)
《再造·甲骨——现代设计语境下的汉字创新设计》展览现场(陈楠工作室提供)
演讲主题
再造·甲骨——现代设计语境下的汉字创新设计
简介:以汉字设计史特殊的研究视角为主线,针对甲骨文字体研究与设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梳理、哲学思想的现代设计活化与转化、汉字设计发展史的系统研究与设计实践转化;在首倡的“格律设计思维”的指导下研究创作甲骨文字体、字库的设计与推广,揭示了甲骨文所蕴含的数学之美与网格秘密;开启一条全新的字库设计路径,将设计开发的重点放在文化衍生与推广之上,焕发古老汉字新的生命力,跨越艺术设计与文字学的专业领域。
洪媛
腾讯集团市场部品牌总监
集团品牌团队以跨界创新的思维,基于科技产品能力,与故宫、敦煌、长城等共同探索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如何与年轻人沟通、保护、传承。
演讲主题
新文创如何助力传统文化活化与传承
简介:作为一家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文化公司,腾讯在数字文化产业进行了积极的布局和探索。2018年,‘泛娱乐’战略升级为‘新文创’战略,其核心在于连接产业价值和文化价值,打造出享誉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腾讯在过去几年基于自身产品及科技能力,与故宫、敦煌、长城、秦陵等共同探索跨界合作,以创意创新连接年轻用户的关注和互动,希望能帮助传统文化“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
原博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中国手工造纸联盟负责人
中国手工纸艺术研究所所长
致力于传统工艺与设计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研究为基础、以设计为手段,从文化和学术层面上推动中国手工纸的工艺传承、知识传播与设计创新。创立“纸原”手工纸设计品牌,与手工造纸传承人一起,为现代人提供有故事、有温度、有文化意涵、有品质的纸的生活。
演讲主题
文化遗产的价值塑造与设计转译
简介:价值再发现。立足时代与生活,从新的视角发现文化遗产于当下的价值,深研物质遗存背后的文化之根,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是设计创新的基础。
输出观念的设计。如何透过设计的转译,释放良好价值观念,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态度,是当代设计师的责任与使命。
谢赞
MANA新媒体艺术平台创始人
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2016至今 MANA新媒体艺术平台 创始人,2013-2015年CAC(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文献专员, 2011-2012年曾任职东方卫视、浙江卫视节目组导演。
演讲主题
探索文化遗产的超自然力量
怎样赋予文化遗产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魔法”,令其在国际化语境下进行传播和跨界创新?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又怎样让它在更好地连接国内外年轻用户的同时,与现代科技艺术理念息息相关?
观察员
顾灵
艺术作者、翻译、编辑、策划人
深圳蛇口设计互联传播主管
关注个体创作、机构生态与跨领域实践,文章见刊于《燃点Randian》,Art Review Asia、Ocula、Sixthtone、《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界》、Art Forum、《艺术与设计》、《艺术世界》、《艺术当代》、Flash Art、《瑞象视点》、端传媒等。
曾任上海外滩美术馆营销发展主管及馆长助理,British Council英领馆文化教育处中国数字艺术主管。自2012年起任《燃点Randian》编辑。现任深圳蛇口设计互联(由招商蛇口主办、英国V&A支持的新型综合文化平台)传播主管。
主持人
王之纲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导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系主任
清华大学新媒体创新演艺研究所所长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第八届新媒体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万物有灵·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成果展”策展人
近年来在创新多媒体演艺领域拥有众多突破,参与的戏剧创作曾荣获国内专业领域最高奖项,众多影像作品在国际重要艺术节上展出。
“信息的转译:文化遗产的当代设计与传播”学术论坛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联合鱼果文化科技、MANA新媒体艺术平台、面对面活动品牌date等多个涉足文化遗产领域的实践平台,进一步围绕文化遗产与创意设计、文化遗产与数字传播、新媒体艺术与传统文化等问题,多视角、多维度表述着人类对文化遗产领域的反思性意趣,并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当代设计与传播提供积极启示。
时间
2018年12月28日13:30-16:30
地点
高北十六创意园同济空间
主办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联合主办
北京鱼果文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MANA新媒体艺术平台
date
协办
深圳市盈致未来文创管理有限公司
第六博物馆
補時
场地支持
高北十六创意园
费用
免费(名额有限,需预约)
预约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万物有灵·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成果展
2018年12月28日—2019年1月10日
将会在深圳举办
(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
“万物有灵”北京展览回顾视频
设计:Layla
编辑: 东申
未 经 允 许 请 勿 转 载 到 其 他 公 众 号
请 给 该 公 众 号 留 言 获 取 内 容 授 权
近期项目推荐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新媒体艺术具有“相对”和“与时俱进”的特性,其利用计算机科学、高科技材料、影像、生物、化学、视觉、表演等领域的新科技成果进行创新创作,已深入到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为艺术、设计与科技行业赋能。
作者:新媒体艺术站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