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渊源有自 水到渠成 ——青年书法家傅田田的学书之路

2019-01-22 09:22

u7Dn9WO3q1sVQm4llMlOkE7Anj472ACRQ486Xcwr.jpg

傅田田作品

​梁启超对女性抱有这样的期待:“从知识能力上力争上游,务求与男子立于同等地位” 。纵观当代女性书法的发展及女性书法家的涌现,可证梁公的期待在今日已成为现实。她们用智慧与笔墨、兰心与蕙质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散发着永恒的墨华清芬,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芳华。青年书法家傅田田正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傅田田的父亲傅亚成是实力派书家,在书法的研究、创作方面颇有建树。所以她自幼庭受家训,五岁随父习书,受到了良好的书法教育与艺术熏陶。可以说,傅田田的书法成就,除了先天的才华和后天的努力之外,还得益于良好的学书环境和授受方式。或许学书没有什么祖传秘籍,但“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门” ,父亲的口传心授让她能够少走弯路、不走滑路。然而,这种传承方式由于双方关系近密,有可能会使传承者亦步亦趋,难以具有开拓性与创造性,从而无法形成自我的书法面貌。傅田田深谙于此,所以她没有一味地荫庇在父亲的羽翼下,而是负笈南下北上,入读中国国家画院胡秋萍导师高研班、中国文字博物馆鼎甲2016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习班等,转益多师,博采众长。

正是这种名门的学习、广博的师承和丰富的学书生涯,让傅田田书法创作“渊源有自,水到渠成” 。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以篆隶见长,篆书从甲骨、石鼓至钟鼎秦权小篆入手;隶书上溯秦简汉碑,下探清人,无不入古化古,既有他神又有己意。同时,在书法创作中能够以女性独有的温润、细腻,年轻人乐于求新、敏于求新的劲头,以及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使其篆隶既保持强烈的古拙之气,又有女性书写的柔美雅逸,两者的结合自然形成了清逸简静、淳雅高古、婉转畅达的意蕴。特别是她师承书法家胡秋萍之后,经过目染耳濡和潜移默化,能够从恩师的草书艺术中汲取笔墨语言并运用到篆隶书的创作中,谓之“以草入篆隶” ,从而使运笔的粗细、轻重、徐疾、逆涩、方圆以及墨色的浓淡润渴发生变化,呈现出一种天意盎然、神完气足的写意精神;且并不刻意从女性立场来追寻书风的纤媚婉约,而是有着扛鼎之气、伟丈夫之概,这种创作既有远古篆隶书神秘悠远的深邃境界,又有现代艺术的时代特质。由此可见,傅田田是睿智的,故而是善学的。她能边学习边创造,这样便可使学习的知识和书写的技能水涨船高,彼此促进。

梁启超说,要学会一门课,最好的方法是教这门课。傅田田正是这样做的——作为胡秋萍的助教,她在协助老师做好教学的同时,还从事着少儿书法教育,这种学以致用是边学习边运用,在教学相长中得以“技”的提高,从而得以“道”的追求。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一个书法家无论处在什么阶段都要加强学习,并要学会运用,因为运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正是傅田田善学善用,故而硕果累累。近几年,她的书法作品先后在国内外重大书展(赛)中获奖40余次,并先后赴美、英、法、德等30多个国家办展、进行艺术交流。

喧嚣纷杂的当下,傅田田却能静心观浮沉,悠悠书中行。她曾说:“我的梦想就是做一个‘闲人’ ,做自己喜欢的事,安静地与古人对话,在孤独寂寞中寻找快乐。 ”“闲人”不是空虚的闲而无事,而是一种虚静、淡然、简静、纯粹的生活状态和艺术追求。闻其名、读其字,也可领略到这份意境。其名“田田” ,让人吟起汉乐府《江南》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勾勒出采莲人欢悦、闲逸的生活画面,让人感受到盎然的生机与活力。其斋号“闲云堂”也流露出主人的心声:不受尘事的羁绊,保持独立人格并追求思想的自由。看淡了功名利禄,拥有了闲情逸致,才能安定内心、坚守初心,走进至真至纯的书法境地,从而获得艺术的真谛,建构“为人生而艺术”的精神家园。

作者:彭庆阳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