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活动海报
2020年11月4日晚,由粤海街道大冲社区党委、大冲社区妇联、大冲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办、华润置地华南大区党委协办、深圳市百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大冲+艺术点燃希望 文化铸就梦想”第一期——深圳美人鱼与创意海洋生物耳饰制作工作坊在大冲华润置地大厦E座二楼红色驿站圆满举行。
物料准备
签到现场人气爆棚
活动前期,禤颖先带大家做了互动小游戏,活动了一下手指,也让大家放松一下,切换到轻松的频道。接着提出互动的问题,问大家印象中的美人鱼是怎么样的,引导大家描绘之前认知的美人鱼形象。然后介绍和大家印象有蛮大反差的深圳“美人鱼”——卢亭。对卢亭的外貌,传说以及传说中分布的区域进行介绍,并给大家展示卢亭的形象。
游戏互动
深圳"美人鱼"
介绍结束后,提出“了解本土文化和我有什么关系”的问题,并从人类学的角度给予解释:了解传统文化是为了明白这一文化和自己想象的差异在哪里,以及导致差异的史地等因素。从而明了自己与本土的关系,能够培养自己快速洞悉全局,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明了自己除了当过客以外,还可以如何与本地发生深度链接,规划自己的发展。
活动中
虽然,由关注本土文化到个人成长的路径看似有些曲折,但文化累积有助于个性化的艺术呈现,这一点是不难被发现的,今晚的创意耳饰工作坊就是这样的一个体验。大家由美人鱼了解到深圳海洋文化,以及背后的历史、地理因素,再把这些知识转化为有关海洋的和日常的创意耳饰,身体力行了一次由文化到创意手工作品的实践,还产出了很多有趣又美好的作品。
感谢本次工作坊分享者禤颖。禤颖,民俗学博士、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研究方向与兴趣有身体民俗、女性民俗、社区营造、公共教育等。曾参与2012与2013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的资料搜集与撰写;2013年度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与导师合作撰写《身体民俗研究综述》并发表。2016-2017参与深圳地铁小百科编撰,熟悉深圳地铁7号9号和11号线沿线文化地理。长期致力于利用戏剧、舞蹈等方式来研发与深圳本土文化相关的活动与课程。
合影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