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明清景德镇外销瓷的主要纹饰

明清景德镇外销瓷的主要纹饰

  瓷盘有着悠久的历史,多为装饰品置于厅堂之上,以显示华贵身份。明清时期是景德镇瓷业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同时也是其瓷器外销最为兴盛的时期。随着16世纪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东西方各条新航线不断开辟,使中国的陶瓷外销也进入到全球化的时代。明清景德镇外销瓷,在带来经济交流的繁荣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东西方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审美观念,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通过瓷器这个载体,在交流与互动中绽放异彩。

  

 

  克拉克(kraak)源自于葡萄牙语(caraack)“大舶”的意思。公元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截获载一艘满大量中国青花瓷器葡萄牙商船,这些瓷器拍卖后获得巨额利润,因为当时不清楚瓷器产地,欧洲人把这种瓷器命名为“克拉克瓷”。克拉克瓷的生产一直持续到清代康熙时期。其特点是以盘、碗为多,盘、碗的口沿有圆口或花瓣口,绘花瓣形、扇形、椭圆形或圆形开光,开光内绘山水、人物、花卉、花鸟、果实等图案。此外,克拉克瓷器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图案―俗称“七头蛇”,这种图案的瓷器并不多见,虽然目前还不能明晰地解读其含义,但它明显带有宗教色彩,显然应是定制之物。

作者:瓷器鼻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