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我看小说

我看小说

 

孔庆东对《白鹿原》有过一个看法,说是他对白鹿原里的小人物们,只要能生存,无所谓其他的原则,有些微辞,大约他是主张人不可以这样的。我们要理解,作为一个学者,可能他一定会有一个主观的角度,认为小说一定要有思想性,所以他能够大谈特谈钱钟书的小说,钱钟书的小说基本是个学者小说,当然他喜欢金庸的小说也很合理,因为金庸确实在小说里体现出了他的思想脉络,对于同样是虚构的事情,虚构的学问很大,有的人不懂得虚构,也说自己在写小说,不在话下。学者式的虚构,是一种虚构,当你读了些关于小说的理论,难免成为一个学者,那么,你写小说,难免有一种戏剧化的安排,所以,金庸的小说不但有思想,而且戏剧性特别好,他的小说被拍了多少电影,真的数不清了。

 

《白鹿原》这样的小说,就不太好拍了。当孔庆东批评这本小说的作者时,我们没有看到作者的应对,这就是这种小说应当出现的态度。是的,他是象红楼梦一样的镜象反映生活,他只管叙事,不管议论,这个不管有两个方向,自己不议论,也不管别人怎么议论。曹雪芹写了那么多可爱的可恨的可怜的人物,但他自己只管叙事,不议论。有人说曹雪芹自己也有感叹啊,我认为不是这样的,那是在他的前言后语这种不属于小说正文的部分,一旦入题,作者已然自觉退出,就象我们看戏,我们不能容忍边上有个编剧在点评,啊,这个人是个坏人啊,大家要用批评的眼光看啊。这个人我最喜欢了,迷死我了,我相信这样的戏我们没法看。韩寒的一座城池这本小说就这样写的,写着写着,大约是不够一章节了,就来一段韩式杂文,我认为,,,,,我们不得不从小说里回到他的新浪博客。

 

小说营造一个场景,开始后,小说作者就要退位了,你的情绪得忍着,所以,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气度,你是不能在小说里博得文名的。就象说相声的,你自己觉得好笑,但你一笑出来,你就对不起这个行当了。这样的小说,是小说的比较伟大的形式,有别于学者小说,对于情节有太多的主观安排。这样的小说,因此有野史的性质,是的,巴尔扎克还是谁,说过的,小说是一个民族的心灵秘史。(麻烦的是我老记不住老外的名字)

 

小说读多了,有写小说的欲望,但我觉得,一个人如果不能做到真正的大气魄,舍得退位,做一个幕后写手一样的人,是不好随便写点东西,都敢说自己是在写小说的。我在大一时,和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就写过小说,但二十年下来,每每回家看那些小说,都觉得底气不足,因为,我太容易在里边找到当时我自己死赖着不肯出来的一副嘴脸,所以我竟然没有在任何地方,哪怕是网上把他发出来。因为我知道,时间没到,机会还不属于我。写散文,杂文,诗歌,是随时可以有自我的,这个可以随心所欲。

 

有人指出过鲁迅作为大师不够格的地方在于他没有长篇小说。我以为,这样的要求太过份了,不合那个时代,那样的时代,鲁迅需要尽快的做一些事情,要不然就来不及了。我不认为鲁迅没写长篇小说有什么不得了,这一点也不影响鲁迅的伟大。

作者:laoxu1688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