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吴爽:石朴博览众家之风,得名家之长,使其作品既有笔墨之功,又具意境之趣,古意盎然!

  心像之境

  文 | 吴爽(美术学博士、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

  石朴先生习画,未入正规学院,虽经名师指点,却以自学为主。但观其画作,无半点业余之迹,反多有传统之痕,笔笔俱来历。石朴善作山水,亦涉花鸟,其绘画风格之丰,让人甚为感慨。概而言之,其山水画有两种风格:一为由黄秋园、黄宾虹,上追石涛、石谿至王蒙、文徽明细密一路,以繁密短皴造苍润浑厚之味;一为自董其昌至宋元诸家的疏朗之风,或以渴笔枯墨,或用水墨色块,但皆以寥寥数笔勾勒出空灵之境。可见数十年的学艺之路,让石朴已博览众家之风,得名家之长,使其作品既有笔墨之功,又具意境之趣,古意盎然。

Yab4YBiUujCFlkwGJPwmiGYWSm2CQYtGaW6TDbiS.jpg

石朴   风吹草低见牛羊图

32cm × 44cm   2019年   纸本墨笔

  但石朴并非一味拘泥于追古、摹古,而是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也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其笔下绝非仅有文人骚客与高山流水,西北黄土地上的土塬梁峁、窑洞农人等富于地域特征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也是他喜于描绘的对象,这继承了石鲁、赵望云等长安画派诸家“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理念,这也是他甚为珍视的创作内容,即还原记忆中的图景与感受。

ykkIxhiTgXT1PacZIBx5U3CvKGmIWZ4tLtR7OP9g.jpg

石朴   轻舟戏水

32cm × 44cm   2019年  纸本墨笔

  石朴先生的绘画功底有目共睹,我更看重的是他面对艺术的态度以及保有的那份真诚。在我看来,其艺术中最可贵之处在于一种“吾手写吾心”的洒脱豁达,这看似简单,但殊非易事,它既要求“吾手”具备专业扎实的技法,更要求“吾心”要“澄怀”方能“味象”。石朴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的习画学字,使他虽非科班出身,却具学院功底而不受学院羁绊,无功名利禄之扰,恣意而作,聊以自娱。他亦习太极拳多年,其画其人亦犹如侠义之士独来独往、放达自在。“石朴”非其原名,但由其画作却可感受到“石朴”二字所透露出的如磐石般坚韧却朴实无华的追求,或许石朴先生正是以此二字表达自己的艺术态度。

xG7R4V8t2iAPPPucDjk0WjfZ16aeb3FXH2VG0mAn.jpg

石朴   蓝田灞水头

32cm × 44cm   2019年  纸本设色

  面对石朴先生的画作,我们不仅要看到其间所表露出来的各家之笔,还应该在其笔墨之中品味他那份澄明的心境,里面包含了纯粹的热爱以及由此带来的坚守。

jwVMXpIoAOJzi1Wk5L8wJsmNCZtOR6ZeIbeZr0pY.jpg

石朴   半山居

32cm × 44cm   2020年  纸本设色

  应该说,石朴先生是中国当代画坛中那些一直在默默坚守自己理想的画者的代表与佼佼者,他们隐蔽于主流视野之下,其价值和意义有待我们去发现。在这个文化急速更新的当代社会里,确实需要有更多如石朴者的坚守,也更需要得到赞誉,以使中国绘画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不失缺其根源与核心。

spMR1n3s3VBJCm3ERPNxK9yDCrJSOLnGSUbxG9y7.png

王艾

观石朴直幅山水,已越过近古笔墨而直追元人黄鹤山樵意气!

nh4lCA3Pmqbbo6j8LeqqirVZ1TkGyNKes13amVGg.png

姜怡翔

石朴用古代的形式表现很现代的西方美学概念,可谓极古极新!

WtoufPPlvexVM8WGhVpkjaTVqDvHTfLF2nyZyzvk.jpg

​孙克先生最新评论:石朴的书法有晋人的萧散,格调很高!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