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天地以生气成之,画以笔墨取之。”灵动生气蕴成广袤之天地,画家以笔墨取之,最终幻化出相映成趣的纸上之作,并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予人以心灵上的抚慰。
周波《永宁门初夏》
136x68cm 2019年
在中国画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就有不少画家指出生活是艺术之源。如:东晋顾恺之提及的“以形写神”;唐代张璪指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绘画观念等。他们始终强调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写生于画家而言是体验生活的重要途径,写生写生,便是要写出自然的生气来。
周波《俞源古村云峰堂》
46x34cm 2018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一直固于一隅,不迈开步子去钻研,脱离了现实则很难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画家周波在艺术创作中,始终脚踏实地,不作任何虚无之势,一边学传统,一边学现实,在不断积累和实践中,终成自己独特的墨之韵、墨之象。
周波《镇隆中山亭》
46x34cm 2014年
于古城下,见城之光影、城之气韵;于树影斑驳中,见村之静谧、村之烟火;于堂室间正坐,见屋之构造、屋之古韵。这是周波作品带给人的丰富体验,他通过水墨之态直接与生活相融,在笔尖墨块晕染间,将自己的真实情感抒于纸面,营造出打动观者的山水意境。
周波写生剪影
无论是村之况、屋之韵,还是城之谧,都是周波敏锐洞察力的直观呈现,若不是见了此般场景,或许我们都不会思考:是否应该停下匆忙的脚步,慢慢地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周波《俞源太极星象村》
46x34cm 2018年
再联想到画家作画,应是闲步中慢慢捕捉到的美感,走马观花是断不能创作出如此静谧的画作,此中折射出画家不急功近利之心态,平和淡然之心境。
周波《俞源村头》
46x34cm 2018年
细观周波的系列水墨作品,其布局新颖、视角独特,若非用心经营画中的每一个物象的位置和结构,很难营造出此般动人的图景。此外,周波先生的笔墨功夫也相当了得,其准确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笔之力、墨之韵凸显自然苍野之境、人文深厚之况。
周波《镇隆红糯荔枝母本树》
46x68cm 2015年
周波《浙江俞源古村裕后堂》
46x34cm 2018年
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匆忙的脚步,膨胀的欲望,让很多人忘记了本我,忘记与自然保持联动。就在此刻,放下杂念,于画间,一起领略自然之美;在笔墨流动间,重新归于自然,逐渐体悟“万物与我合一”之真谛……
周波简介
周波 | Zhou Bo
周波,1964年11月生于广东信宜。1988年毕业于肇庆师专美术系中国画人物专业,2007年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高研班。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南方分院特聘画家、特聘研究员,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院聘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海外联谊会理事、书画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