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探访安藤忠雄改造后的巴黎证券交易所 — 皮诺私人美术馆

建于十八世纪的巴黎证券交易所(Bourse de Commerce)在历时五年翻新改造后终于盛大开幕,成为展出皮诺私人珍藏(Pinault Collection)的巴黎新地标。本文将为您介绍这间开幕前即备受瞩目、令人翘首以待的美术馆。


若从高空俯瞰证券交易所,会发现建筑物和四周的布局形成一系列同心圆。最中心的是建筑物的圆顶,犹如翻转的宋朝茶盌,精致透亮,优雅脱俗。第二个同心圆是源自十九世纪的古典饼干罐风格建筑外墙。而在建筑物以外,回旋街道 Rue de Viarmes、西面公寓的弧形立面,以及东面的半月形公园,则形成外围的圆圈。


圆圈和弧线互相紧贴呼应,乍看之下犹如湖面上泛起的涟漪,但这巴黎一隅的规划却非常密集,层次复杂。这座建筑就像是以砖头和石块组成的贾斯培‧琼斯(Jasper Johns)标靶画作,复杂程度堪比曼陀罗画。随着证券交易所改造成弗朗索瓦‧皮诺(François Pinault)的当代艺术收藏馆,这座建筑物的布局变得更加复杂。




起始:十八世纪古建筑





证券交易所始建于1760年代,最先作为粟米交易市场,外型类似小型罗马竞技场,是交换和买卖谷物粮食的露天场所。


建成后不到10年,市场便加上了当时法国最大的圆顶。屋顶于1802年的火灾中倒塌,10年后才换上外层以铜覆盖的全新铁铸圆顶,这个屋顶的外型与交易所现在的圆顶外型相同。


证券交易所圆顶上的十九世纪壁画,描绘法国在五大洲的贸易情况。图片: Patrick Tourneboeuf,巴黎证券交易所—皮诺私人美术馆 © 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Niney et Marca Architectes、Agence Pierre-Antoine Gatier


1880年代时,这座建筑物再次重建,外墙全部被拆除,只剩下内部的柱廊和圆顶的骨架。现在,圆顶的顶部设有圆形天窗,引入自然光线。至于外墙则换上当代风格的设计。现在,交易所的外墙风格一致,以新古典风格的壁柱点缀,体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庄严气派和自信风度。


这座建筑仍然是一幢商业场所,但买卖的商品却由一袋袋小麦变成一堆堆数字。为了凸显崇高的形象和与财务相关的职能,圆顶加装五幅大型壁画,让交易大厅内的人能仔细欣赏。壁画描绘的场景以象征手法记录法国横跨五大洲的贸易史,印证这个充满活力的商业国度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这座建筑现正式易名为证券交易所。




巴黎的腹部:坐享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这是五年前由皮诺私人美术馆接管的证券交易所,此前已停用20年之久。


交易所位处的街区曾经是食品贸易的集中地,正如埃米尔·佐拉(Emile Zola)所形容,是 “巴黎的腹部”。但这些街道后来已成为巴黎的文化中心。在不远处的纳尔逊‧曼德拉公园对面,便是矗立在巴黎雷阿尔区旧市场上的蓬皮杜中心(Pompidou Centre)。


由巴黎证券交易所—皮诺私人美术馆提供 © 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Niney et Marca Architectes、Agence Pierre-Antoine Gatier Vidéo Victor & Simon


“这将会是巴黎唯一收藏单一藏家当代艺术珍藏的美术馆。” 证券交易所总监Martin Bethenod表示,新美术馆的地理位置使其角色和意义变得更加重要。“美术馆位于蓬皮杜中心与卢浮宫之间,它像一个连字符一样,将巴黎的古老文化传承和现代前卫创意联合在一起。”


Martin Bethenod所指的前卫创意也是指建筑师安藤忠雄对建筑物内部的彻底改造。以擅长运用几何形状和自然采光而闻名的安藤忠雄,对四周环境拥有敏锐触觉,因而选择在馆内装设一条巨型的混凝土圆柱,几乎高及屋顶。这幅新建的户内墙壁如侏罗纪时代的峭壁般耸立,在建筑物内形成了另一个圆形,访客要进入美术馆内才能看到,因此更加震撼。




圆乃无限:安藤忠雄改建证券交易所





当安藤忠雄谈改建证券交易所的灵感,他说道:“50年前,我到访罗马的万神殿,那里空无一人。当我抬头仰望时,发觉神殿象征着永恒的虚无。一个宽8米的天窗追踪着太阳的轨迹,表达出光与暗的终极对立。早在地球出现生命前,太阳已为地球创造了一切。我在职业生涯中,一直坚信最好的建筑并非形于外,反而应该让建筑形式消失,只留下内部空间。你可以在直岛的地中美术馆看到我对这个概念的探究,美术馆深陷于山内,只留下一连串相连的几何空间。我在证券交易所也使用类似的概念,认为没有必要改变外墙,因为我对空间的铺排更感兴趣。


“圆乃无限。几千年来,人类不断研究圆的形状,欣赏它的简洁,却又无法成功复制它的完美。”


安藤忠雄2018年10月摄于证券交易所。由巴黎证券交易所—皮诺私人美术馆提供。Maxime Tétard


在现今世代,人类运用几何学来联系形而上的事物,而安藤则经常在建筑设计中运用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当这些欧几里德的几何图形融入空间后,便会引发象征性和实体性的体验。


在日本有一个词语 “奥床しい(okuyukashii)”,解作“谦逊优美”。若把此词拆开,“奥行き(okuyuki)” 形容艺术、空间和信息的深度,这个字根暗示了重迭和隐藏不同元素,能加强对美的体验。



圆乃无限。几千年来,人类不断研究圆的形状,欣赏它的简洁,却又无法成功复制它的完美。

—— 安藤忠雄


“这是日本人最自然的思考方式,京都和奈良的佛寺也经常按照此原则来营造空间的戏剧效果。” 安藤说,“我希望翻新证券交易所后,这座建筑物的寿命能延长多个世纪,让后世也能欣赏得到。”


建筑物内的新旧元素并存。巴黎证券交易所—皮诺私人美术馆 © 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Niney et Marca Architectes、Agence Pierre-Antoine Gatier。图片:Maxime Tétard, Studio Les Graphiquants, Paris


安藤忠雄在证券交易所进行的惊喜改造,从某程度上而言与30多年前贝聿铭为罗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一样,既大胆又引人注目。

建筑物的规模庞大,所用的物料亦更加粗犷原始。即便如此,安藤忠雄的概念却比贝聿铭的玻璃尖顶含蓄得多,除了因为他的圆柱体完全藏于原有建筑内,更重要的是除了地板外,圆柱体完全没有与建筑物的结构相连。彷佛新旧世界彼此保持着微小而恭敬的距离。当Martin Bethenod形容安藤忠雄的作品就像一个连字符时,想必也想到了这一点,因为这一符号同时要分开和联系句子的两个部分,从而改变整体含义。


圆顶的光线会随着时间和季节而改变。图片:Patrick Tourneboeuf,巴黎证券交易所—皮诺私人美术馆 © 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Niney et Marca Architectes、Agence Pierre-Antoine Gatier


安藤忠雄认为自己在交易所内加建的部分是修饰,还是遮掩的工具?“我没有视混凝土圆柱体为墙壁,而是视之为利用空间的方法。” 他指出:“两个对比鲜明的结构,带有截然不同的风格特色,却围绕着时间从过去到现在和未来的流逝展开对话。”


安藤忠雄希望当访客欣赏美术馆内的艺术收藏时,能体会到这种时间的觉悟。“沿着弧形墙壁前行,眼前的空间徐徐展开,但一幅直墙却会一下子揭示一切。"


安藤忠雄说:“我没有视混凝土圆柱体为墙壁,而是视之为利用空间的方法。"巴黎证券交易所—皮诺私人美术馆© 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Niney et Marca Architectes、Agence Pierre-Antoine Gatier。图片:Patrick Tourneboeuf


因此,混凝土圆柱体创造的环形走廊引领访客(其实是“迫使”他们)像太阳系内的小行星一样,绕着展馆运行,也像时钟分针运行的轨迹。


这个布局令在美术馆内接触艺术品的体验与别不同,因为以往访客只要穿过大门,便会进入传统的长方形白色展厅。在这间美术馆内(或至少其中一部分)没有门槛,访客无需调整心情准备欣赏艺术品。


弧形墙壁意味着艺术品会像远方地平线的船只般慢慢出现。“这种不确定性和未知的神秘感,成为生活节奏的隐喻。” 安藤忠雄继而指出:“圆形透过太阳和月亮的形状与光线相连,这些天体控制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




圆顶玻璃:来自布隆戴尔的“惊喜礼物”





圆形和光线:安藤忠雄在两者之间建立了富有诗意的联系,但在交易所内,这种联系却以直接而具体的形式出现在圆顶顶部的玻璃上。这是十九世纪的工程师在建筑师亨利‧布隆戴尔(Henri Blondel)的指导下完成的作品,目的非常实用。


但现在交易所成为美术馆后,天窗也看似是为艺术而设计,成为布隆戴尔送给安藤忠雄的惊喜礼物——阳光穿透天窗后形成的椭圆形光束,会沿着室内墙壁的顶部移动,其精确的形状、颜色和亮度,会随着时间和季节而变化。因此,阳光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犹如一幅带有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风格的幻变圆形画。


十九世纪的天窗照亮壁画和下方的空间。巴黎证券交易所—皮诺私人美术馆 © 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Niney et Marca Architectes、Agence Pierre-Antoine Gatier。图片:Patrick Tourneboeuf


与此同时,穿透圆顶的阳光亦会照亮装饰圆顶内部的壁画。


这些壁画高10米,底部长140米,出自五位艺术家之手。他们在画布上绘成作品后,像贴墙纸一样把画布贴在弧形的表面,这种技巧称为 “贴画法”。在125年间,部分壁画已经剥落或变得脆弱,而且满布尘埃,到处都有画布底下的磁性铁架因尘埃积聚而受损的痕迹。


巴黎证券交易所—皮诺私人美术馆。图片:Patrick Tourneboeuf


一共24名修复师协助修复了这些描绘全球贸易的壁画——如果每位修复师都代表一个时区,那就太妙了。访客站在安藤忠雄的圆柱体顶部边缘上,便能更清楚看到这些修复师及原有艺术家手中创作出的作品。


访客几乎能够近距离欣赏代表不同地方的动物,例如代表北方的北极熊,以及代表东方的大象。访客参观过馆内展出的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杰夫‧昆斯(Jeff Koons)、理察‧塞拉(Richard Serra)、赛‧托姆布雷(Cy Twombly)、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和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后,这批壁画将会为观赏体验写下最适宜不过的壮观句号。




未来可期:具备多重身份的美术馆




证券交易所邻近卢浮宫,是为人熟悉的巴黎地标建筑。巴黎证券交易所—皮诺私人美术馆。图片:Philippe Guignard - Air Images


美术馆现已正式开幕,之后,它究竟会成为什么?一座综合建筑?一本合力打造的作品全集?还是收集当代艺术顶尖佳作的地方?


法国前文化部长及皮诺私人美术馆总监Jean-Jacques Aillagon认为:“它同时具备多重身份。”



我认为访客很快会懂得欣赏这里,从而发现当中的奇妙之处。


—— 皮诺私人美术馆总监 Jean-Jacques Aillagon



“有时我们的节奏过于迅速,而无法察觉到传统与新创意之间的对立,但其实两者都表达相同的人文精神,同样横跨了文化和文明的悠久历史。


他继续表示:“探索美术馆的过程会为访客带来许多新奇的体验。建筑物本身已经非常独特,拥有丰富的装饰,访客也能近距离欣赏收藏品,获得非凡的艺术体验,而安藤忠雄的作品也带来独特的建筑体验。我认为访客很快便会懂得欣赏这里,从而感到惊喜连连,并发现当中的奇妙之处。”




页顶图片:
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证券交易所。由巴黎证券交易所—皮诺私人美术馆提供。Image Timelapse G

本文作者:
Jonathan Bastable



                                                                                              交易担保                 佳士得拍卖Christies                                                       佳士得小程序                                        

版权所有 © 2021佳士得

佳士得                
                               佳士得                                    
1766年由詹姆士·佳士得(James Christie)所创立的国际知名拍卖行,以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无可比拟的服务和专业知识,以及拍卖、私人洽购和网上拍卖三大渠道,致力为尊贵客户打造顶级艺术品收藏平台。
122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佳士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