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江西龙南客家围屋登陆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

  7月16日,恰逢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召开的这一天,意大利当地时间17:30(北京时间23:30),在拥有500年历史的威尼斯马尔盖堡艺术区颇具历史遗痕的、别有风格的30号馆展厅里,中国龙南《围屋之变-关于中国移民建筑的对话》第十七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平行展举办了隆重的开幕式。

OjWFwK3HrIkeWQMMO5fZr7fHFlUp3ZJ2bR7m7Qu1.png

  中国艺术家朱成、何多苓、应天齐、师进滇、傅中望、李向明、焦兴涛、顾雄、叶放、李枪、李川、安海峰创作的关于中国龙南客家围屋的当代艺术作品亮相威尼斯。通过《抱团取暖》、《鱼与渔》、《洞见》、《龙南回声》等11件以龙南客家围屋为元素的参展装置作品,让围屋之都--龙南的围屋建筑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向全世界精彩呈现。

QrwBR3yD1oBBpytViNdjojKu9MFCm7SCkEhVc5xe.png

  从右往左依次是1.Sabrina,2.威尼斯孔子学院院长马晓辉。3.威尼斯市旅游文化负责人 Paola Mar。4.威尼斯大学校长Tiziana Lippiello。5 策展人Angelo Maggi。6 展览设计师 Andrea Nalesso。7 展览协调员傅森 8,展览设计师Veronica。8 展览布展负责人Mauro。

  参观展览的嘉宾和观众在《围屋之变》的展出作品前流连忘返,度过了一个美丽而充满艺术气息的夜晚。现场嘉宾们以及意大利威尼斯的艺术与建筑方面相关的《艺术之舟》、《威尼斯新闻》等十余家媒体对展览颇为关注,纷纷对中国艺术家富于灵感的作品高度赞赏,更为中国古代先民高超的围屋营造方式表示惊叹,并希望有机会能够来中国龙南亲自看一看。

  意大利博罗尼亚大学、中国围屋专家学者Sabina Ardizzoni教授曾多次来中国考察龙南围屋,对客家围屋充满着深厚的感情,她说:“这是一次了不起的展出,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把这些宏大的作品从中国运到威尼斯展出真的非常不容易,观看完作品,对中国围屋建筑的知识了解更多了。

  展览艺术总监、参展艺术家应天齐教授表示:“通过《围屋之变》这样一个展览,表达我们对传统围屋文化的反思,彰显人类在生存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生命意志,以及对未来无限美好的希望!”

3r3ISNfGIZP5UmvsLZVOnvjMEXb5SF11BHklklXO.png

  据了解,2021年第 17 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以“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为主题开展,除主题展和国家馆展览外,还有世界各地区的 17个官方平行展在此间陆续开展。“围屋之变”的创作缘起于2019年,因高度契合此届双年展主题而入选该展,并引起了国际学界关注。

  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重要的实物载体,也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此次展览“围屋之变”的灵感来源于龙南客家围屋。这些围屋分布在龙南市境内,龙南现存376座客家围屋,其中,有代表性的围屋有关西新围,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围屋建造时代不同,建筑风格各异,设计布局先简后繁,建筑规模先小后大,属客家民居。同时,以龙南为主的赣南客家围屋成功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正为申遗做准备。

  此次龙南以“2021年第17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的举办作为契机,隆重推出龙南客家围屋登上世界舞台,向世界展示客家围屋的文化风情、历史沿革、人文深度,进一步提升了龙南市客家围屋群建筑的知名度,提升了客家文化城市形象品牌美誉度,唱响了“世界围屋之都”旅游品牌。

  据悉,此次“围屋之变”的所有展品正式登陆威尼斯后,整个展览周期将为期半年。展览结束后,所有作品将运回中国,由龙南市专门为本展建立"围屋之变一一当代艺术专题博物馆",完整保留威尼斯展出风貌并在当地永久陈列。

​审签:郑少忠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